时间: 2025-05-02 08:1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7:50
玉楼春 八月四日藏春园避寇,园为蕙风故宅,今为吕镜秋所有
频闻乱角还慵去。随分车如流水住。
城东老屋访词人,词似无灵人不语。
怀春旧日怀何处。岩下几曾留半苎。
出园仍自海天空,独秀峰前烟一缕。
频繁听到战乱的角声,我却懒得去。车如流水般停驻不前。
我去城东的老屋拜访那位词人,他的诗词似乎失去了灵气,人与人之间却无言无语。
怀念春天的旧日时光,然而现在怀念又能到哪里呢?
在山岩下,几时曾留下几根苎麻呢?
走出园子,仍然是广阔的天空,独自一人在秀峰前,烟雾缭绕。
章士钊(1894年-1979年),字君明,号仲舒,湖南人,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这首诗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在避难时写下,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思考。
《玉楼春》是章士钊在避难时所作,诗中传递了对乱世的深切感受与对春日的怀念。开篇提到“频闻乱角还慵去”,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疲惫与无奈,似乎一切都在喧嚣与战乱中失去了意义。接着,诗人以“车如流水住”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暗示着在动荡中仍有片刻的安宁。城东老屋的描写,是对过去的追忆,仿佛在寻找那位曾带给他灵感的词人,但“词似无灵人不语”的句子,却让这一切显得无奈而苍凉。
怀春的情感贯穿始终,诗人对“旧日”的怀念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求。然而,随着“岩下几曾留半苎”的思考,诗人意识到往昔已不可追,仿佛时间的流逝带走了一切。最后“出园仍自海天空,独秀峰前烟一缕”,展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与自然的辽阔,既是对喧嚣的逃避,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怀念与对乱世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既有对过往美好日子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思考。
诗中“频闻乱角”指的是什么?
诗人怀念的是什么?
诗的结尾描绘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