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04
长安宴集
作者: 黎瞻 〔明代〕
京邑延佳赏,良宵话异乡。
绣衣明画阁,皂盖拥宫墙。
露落天阶白,人归月下香。
紫骝行步滑,无假玉鞭长。
在京城举办的盛宴上,大家欢聚欣赏美好,良夜中谈论着远方的故乡。
华美的绣衣在明亮的画阁中闪耀,黑色的轿子环绕着宫墙。
露水洒落在天阶上显得洁白,人们在月下归来,带着香气。
紫色的骏马行走得轻盈顺滑,丝毫不需要用玉鞭来驱赶。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通过描写长安的宴会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浮华。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
黎瞻,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体现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
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盛宴是当时文人雅士聚集、交流的重要场合。本诗创作于欢庆的宴会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安宴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长安盛宴的繁华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以“京邑延佳赏”引入,展示了聚会的美好氛围,紧接着以“良宵话异乡”转入对故乡的思念,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处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也折射出当时文人对人际关系与交往的重视。
接下来的描写中,绣衣和明画阁相映成趣,突显出宴会的奢华和文人的风雅。而“皂盖拥宫墙”的形象则进一步增强了豪华的气氛,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盛大的场景中。最后两句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们的归来,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体来看,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盛宴的欢乐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盛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绣衣”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平常
D. 乡村
“无假玉鞭长”中的“玉鞭”意指什么?
A. 真实的鞭子
B. 轻松的态度
C. 不需要鞭策
D. 奢华的装饰
诗中“人归月下香”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伤感
B. 宁静与美好
C. 纷扰
D. 喧闹
答案:
比较黎瞻的《长安宴集》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都市的繁华和人际交往的温暖,而后者则渗透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两首诗通过不同的场景和心境,反映出诗人各自的情感取向与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