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41
春晴舟中作
作者: 玄烨 〔清代〕
野水漫漫野岸长,
几行嫩柳带斜阳。
不知春色来多少,
但觉飞花处处香。
在广袤的野水中,岸边显得悠长,
几行嫩绿的柳树在斜阳下摇曳。
我不知道春天的色彩有多少,
但只觉得飞舞的花香遍布四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飞花”与“春色”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反映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感叹与留恋。
作者介绍:
玄烨(1654-1722),清朝康熙皇帝,文才出众,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游船上,面对春日的美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康熙年间,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文人墨客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赞美。
《春晴舟中作》是玄烨在春日的游船之上所作,整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野水漫漫野岸长”以宽广的水面和延绵的岸边展现了春天的辽阔与宁静。紧接着的“几行嫩柳带斜阳”则用柳树的意象,表现出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温柔,斜阳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夕阳的柔和,增添了画面的温暖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春色的感知与思考。“不知春色来多少”,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尽向往与追求,而“但觉飞花处处香”则是对春天花香的直接感受,展现出春天的多姿多彩与活力。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感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嫩柳”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征?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忧伤
B. 愉悦
C. 无所谓
D. 怀念
“飞花”在诗中象征着:
A. 雪
B. 春天的美好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玄烨的《春晴舟中作》更侧重于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李白则更多地追求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风格迥异,但都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