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2:07
闻道草玄亭子深,杖履日日事幽寻。
酒醪每同田父饮,诗句或与山僧吟。
阶前鹤啄碧苔色,篱下犬眠红杏阴。
几回怅望莫云远,有怀不写谁能禁。
听说草玄亭很深,我每天都杖着拐杖去那里幽幽寻觅。
酒酿总是和田间的老农一起饮用,诗句有时也和山中的僧人吟唱。
阶前的鹤在啄食碧绿的苔藓,篱笆下的犬在红杏的阴影中安眠。
不知多少次怅望远方的云朵,有些情怀无法用文字表达,谁能来限制呢?
李昱,明代诗人,生于嘉靖年间,历任地方官职,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关注自然与人性,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李昱隐居时,传递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朋友的思念。背景是明代社会动荡,文人们常常追求隐逸生活,以逃避官场的纷争与世俗的喧嚣。
《次韵杨仲彰见寄》展现了李昱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以“草玄亭”引入,展示出诗人追求清幽环境的愿望,通过“杖履日日事幽寻”,反映出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酒醪每同田父饮,诗句或与山僧吟”,则突显了他与乡村农民的亲密关系,表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情趣。诗人在酒中寻找快乐,在吟唱中寻找精神寄托,这种生活状态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展现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后四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庭院的自然景色。鹤在啄食苔藓,犬在树阴下安眠,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面。最后两句“几回怅望莫云远,有怀不写谁能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无法言说的情感,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清新宁静中透出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昱高洁的人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诗意,反映出他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情感的追寻。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李昱的《次韵杨仲彰见寄》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的“酒醪”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有哪几种?
王维《山居秋暝》与李昱的作品都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而李昱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