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30
春游灵殿寺
野寺梅开后,萧条客到稀。
白云当户满,香雪绕空飞。
荒藓春来合,残僧日暮归。
为言征税苦,终日掩柴扉。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去灵殿寺游玩的情景。在偏僻的寺庙中,梅花盛开后,来访的客人稀少而显得冷清。白云在门前聚集,香气四溢的雪花在空中飞舞。荒凉的苔藓在春天复苏,残留的僧人也在日落时分归去。诗人借残僧之口,表达了对征税之苦的感慨,整日关上柴门。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梅花”与“白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孤高、清雅的气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作者介绍:郭谏臣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虽然他不如一些大诗人有名,但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和税收问题让许多人生活困苦。郭谏臣在游览灵殿寺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同时触发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写景与抒情相结合,通过描绘春游灵殿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间苦难的感慨。开篇“野寺梅开后,萧条客到稀”,通过描写梅花的盛开,带出春天的气息,但随之而来的“萧条”却反映出人们对这种美景的冷漠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白云当户满,香雪绕空飞”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静谧与清新,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生活的反思,“为言征税苦,终日掩柴扉”,通过残僧的言语,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悲愤。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的同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测试:
“白云当户满”中,白云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宁静
C. 喜悦
D. 厌倦
诗中的“香雪”指代什么?
A. 雪花
B. 梅花
C. 香气
D. 春天
诗人通过“残僧日暮归”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无奈
B. 快乐与幸福
C. 忧伤与失落
D. 自由与解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鹿柴》中也有类似的自然描写和孤独之感,但王维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郭谏臣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社会的苦痛。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偏向于宁静与和谐,后者则是对现实的深思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