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9:22
山村二首 其二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歇处何防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
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
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
这段时间何必再停留,宿营的地方还没有到太阳西斜。
这里的风光如烟如水,青山环绕,真是个好地方;
院子里种着紫色的茄子和黄色的豆子,真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雨水充足,这一年丰收在望,而我却还有三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老夫我并不是现在才犯错,在初次认识陶渊明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良机。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山村二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他在山村游历,感受自然之美,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此时的社会背景是南宋时期,政治动荡,民众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寄托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山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开头两句“歇处何防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出对停留的无奈与对行程的坦然,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下来的“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描绘了山村的优美景色,风烟缭绕,绿水环绕,青山相伴,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赊”,诗人用“雨足”来形容丰收的希望,传达出自然的恩赐与对未来的期待。而“老夫不是如今错,初识陶泓计已差”则展现了诗人对自身人生的反思,感慨自己与陶渊明的理想生活间的距离,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机会错失的惋惜。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日头斜”是指什么时间?
诗人提到“陶泓”指的是谁?
诗中“雨足一年生事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