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5:01
谒金门
山衔日,洒酒西风独立。
一叶扁舟流水急,转头无处觅。
去则而今已去,忆则如何不忆。
明日到家应记得,寄书回雁翼。
全诗翻译:
山峦衔着落日,西风中我独自站立,洒下酒杯。
一只小舟在急流中行驶,转过头却无处可寻。
离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想念又怎么能不想呢?
明天回到家时应当记得,寄书托雁儿送回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寄书回雁翼”中的“雁”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信使,象征着思念和离别。在古代,信鸽和雁类常被用来传递书信,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亲友的思念。
作者介绍:
曾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离别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情感的重视与细腻的心理。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与思索。开篇以“山衔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诗人独自站在西风中,洒酒的动作不仅仅是饮酒,更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接下来的“一叶扁舟流水急”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在急流中感受到生命的匆忙与无奈,转头却无处可寻,突出了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去则而今已去,忆则如何不忆”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已逝之事的惋惜和对往昔的无尽怀念。诗人在面对时间的流逝时,感受到无法挽回的失落与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最后的“明日到家应记得,寄书回雁翼”则展现了一种寄托与希望,虽然身处离别,却依然希望通过书信传达情感,表达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亲友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山衔日”中的“日”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星星
B. 太阳
C. 月亮
诗中“洒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忧伤
诗人提到的“一叶扁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人生旅途
C.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谒金门》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