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龙门

《过龙门》

时间: 2025-05-03 17:19:03

诗句

队队暮鸦归。

绕树纭回。

小池清水鲫鱼肥。

半老秋菱红胜火,下酒刚宜。

茅舍接山溪。

好养鸭儿。

板桥新整未沾泥。

扁豆架边黄草径,红蓼依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9:03

原文展示

过龙门
作者:石声汉 〔近代〕

队队暮鸦归。
绕树纭回。
小池清水鲫鱼肥。
半老秋菱红胜火,下酒刚宜。
茅舍接山溪。
好养鸭儿。
板桥新整未沾泥。
扁豆架边黄草径,红蓼依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成群的乌鸦归巢,围绕着树木盘旋的场景。小池中的清水养着肥美的鲫鱼,半老的秋菱(荷花)红得如同火焰,非常适合下酒。茅草屋旁边流淌着山溪,适合养鸭。新修的板桥上尚未沾上泥土,扁豆架旁的黄草小径上红蓼摇曳生姿。

注释

  • 队队:成群的意思,形容乌鸦归来的数量。
  • 暮鸦:指傍晚归来的乌鸦,象征着黄昏。
  • 纭回:盘旋、回旋的样子。
  • 鲫鱼: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
  • 半老秋菱:秋天的荷花,已经开始凋谢的一部分,颜色鲜艳,显得特别火红。
  • 下酒刚宜:适合配酒,表示美味。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 接山溪:指房屋旁边流淌的小溪。
  • 板桥新整:新修整的木板桥。
  • 扁豆架:种植扁豆的架子,通常用来支撑植物。
  • 黄草径:用黄草铺成的小路。
  • 红蓼依依:红色的蓼草柔软而随风摆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声汉,近代诗人,擅长描绘乡村自然景色,作品多以清新、淡雅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过龙门》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经过龙门地区,目睹了自然美景与乡村宁静,激发了创作的灵感。此时社会动荡,人们对安宁和乡村的向往愈加强烈,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过龙门》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黄昏。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恬淡。开头两句“队队暮鸦归”,通过乌鸦的归巢,烘托出黄昏的宁静;接着“小池清水鲫鱼肥”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富饶。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茅舍接山溪”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

全诗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读来令人倍感亲切。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感悟,表现出一种怀旧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队队暮鸦归”:描绘傍晚时分,成群的乌鸦归巢,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绕树纭回”:进一步描写乌鸦在空中盘旋,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 “小池清水鲫鱼肥”:小池塘的清水中,鲫鱼肥美,暗示着自然的富饶。
  • “半老秋菱红胜火,下酒刚宜”:秋季的荷花红得如火,适合配酒,展现出乡村生活的乐趣。
  • “茅舍接山溪”:茅草屋旁边流淌的小溪,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好养鸭儿”:表达了在这片自然环境中,养鸭的乐趣与便利。
  • “板桥新整未沾泥”:新修的板桥,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 “扁豆架边黄草径,红蓼依依”:描绘了乡村的美丽小路与红蓼,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菱红胜火”,用火焰形容荷花的红色,突出色彩的鲜艳。
  • 拟人:如“红蓼依依”,使自然景物赋予生命感,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渴望和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鸦:象征黄昏的宁静和归属感。
  • 小池: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富饶。
  • 秋菱:代表着丰收的季节与美好生活的象征。
  • 茅舍:乡村生活的象征,表现简朴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 鸭儿:象征着田园生活的乐趣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队队暮鸦归”中“暮鸦”的意思是: A. 早晨的鸟
    B. 傍晚归来的鸟
    C. 白天的鸟
    D. 冬天的鸟

  2. 诗中提到的小池塘里养着什么鱼? A. 鲫鱼
    B. 鲤鱼
    C. 草鱼
    D. 红鱼

  3. “半老秋菱红胜火”中的“秋菱”指的是: A. 荷花
    B. 菱角
    C. 秋天的草
    D. 红叶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家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情。

诗词对比

  • 《过龙门》与《山中杂诗》王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更多渲染了山的壮丽与深远,而石声汉则专注于细腻的田园生活,展现出更为温馨的乡村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歌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十一 寄罗弘载越中 念奴娇 上海业馀政治大学哲学组第一期结业,用坡翁韵赋呈同学诸公 念奴娇·小妆朱槛 念奴娇(上已日游北湖) 念奴娇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四 念奴娇 吴门重晤黄龙士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念奴娇 念奴娇 徐孚若招同诸子过饮余以怯酒先归赋此言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垂帘听决 好施小惠 车字旁的字 包含涡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烧钱烈纸 裒聚 王侨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包含维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岩雨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角字旁的字 登峰造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