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57
剑池
作者: 施枢 〔宋代〕
雨壁烟崖翠藓长,经泓冷浸斗牛光。
独怜有水清无底,不洗花池粉腻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雾环绕的山崖,青翠的苔藓在墙壁上生长,清澈的池水映照着斗牛般的光影。诗人独自欣赏这池水,觉得它清澈深邃,甚至没有花池里的香气浓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传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施枢,字子熙,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富裕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剑池》创作于诗人游历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水景的热爱与欣赏。诗中意象的描绘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剑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与独特见解。开篇以“雨壁烟崖”描绘了一个朦胧而湿润的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青翠的苔藓与冷浸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静谧。在这幅自然画卷中,诗人通过“斗牛光”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光影的舞动,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最后两句“独怜有水清无底,不洗花池粉腻香”传达了诗人对清水的偏爱,似乎在强调清澈的水景与繁华花池之间的差异,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及对人造美的轻蔑。这种情感反映出士人对清净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澈自然的喜爱及对人造美的淡薄,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斗牛光”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诗人对“花池”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剑池》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然而《剑池》更偏向于对水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而《鹿柴》则更注重于山林的静谧与深邃。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