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7:32
能诗能画唐明府,置子清泉白石间。
秋色半林黄叶老,野心一片白云闲。
王维自爱欹湖道,李渤元居少室山。
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
这首诗描绘了唐明府,他既能作诗又能画画,像是被安置在清泉和白石之间的隐士。秋天的景色半林间,黄叶已经老去,心中流露出一片淡泊的心境,仿佛在白云间闲适自得。王维爱好在湖边游荡,李渤则隐居在少室山中。几处山水之地,何必醉酒而归?只愿那扁舟留在月光之中悠悠归去。
张以宁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恬淡的风格著称,常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士精神的钦佩。
这首诗通过对唐明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崇敬。唐明府不仅是一位能诗能画的才子,更是生活在清泉白石之间的高洁隐士,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秋色半林黄叶老”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显凋零的秋景,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野心一片白云闲”则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白云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接下来提到的王维和李渤,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诗人借此引入,强化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最后两句“几处溪山莫归醉,扁舟留在月中还”则传达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诗人不愿沉醉于酒色,而是希望在宁静的月光中,随扁舟而归,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唐明府在诗中被描绘为:
A. 只会作诗
B. 既会作诗又会画画
C. 只会画画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王维和李渤分别代表了:
A. 诗人和画家
B. 隐士生活
C. 世俗生活
答案:B
“扁舟留在月中还”中的“月”象征着:
A. 酒色
B. 宁静与安详
C. 繁忙与喧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