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4:16
阳乌翅焦云崔嵬,避热马转南山隈。
边湖兴熟厌频往,幽讨林落穿莓苔。
涧声引步陟层岭,亭矗路侧双扉开。
泓泉湛碧透坤轴,合有龙卧专风雷。
抚栏立瞰眩奇閟,潄挹未敢持深杯。
瘦筇趋寺更幽寂,苴补不到檐楹摧。
老僧肃揖选凉坐,借床过夜容裴回。
神灵变异亦喜客,跂脉现状潜鳞鳃。
从容瞻敬忽无靓,应悯堕世余氛埃。
堂中遗像成三老,英爽长在游天垓。
认题扫壁说前辈,今昔玩视俱悠哉。
出门因爱月正午,桂子秋到须重来。
阳光下,乌云在高空中盘旋,马儿避开酷热,向南山的隐蔽处转动。
在湖边游玩,已厌倦了频繁的往来,幽静的林间小路,穿过莓苔的落叶。
溪水的声音引领着我,攀登层层的山岭,路侧亭子高耸,双扇门敞开。
澄澈的泉水如碧玉般清透,仿佛有龙在卧着,专门引发风雷。
我扶栏远眺,眼前的奇景令人眩晕,水流潺潺,不敢把酒杯高举。
瘦削的竹杖轻轻走向寺庙,更显得幽静,补修的地方却无法到达屋檐。
老和尚肃然作揖,选择凉快的地方坐下,借床住宿,容我暂时休息。
神灵变幻,也喜欢有客人来访,脉络在水中隐现,潜藏的鱼鳃可见。
从容地瞻仰敬重,忽然觉得无所艳丽,应当怜悯堕落于世的余氛和尘埃。
堂中遗留的画像是三位老者,英俊的气质长存于天际。
我认出题字,扫去壁上的灰尘,谈论前辈,今昔游玩皆得其乐。
出门时因喜爱正午的明月,桂花已到秋天,定要再来。
张镃,字子楷,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龙井广福寺夜宿时,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到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张镃的《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的“阳乌翅焦云崔嵬”,以云彩的变化引入,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时节的推移,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则逐渐深入,诗人通过“涧声引步陟层岭”,让读者感受到行走在山间的乐趣,并在不断攀登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在描绘寺庙的场景时,诗人使用了“老僧肃揖选凉坐”,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老和尚的冷静与宁静为诗人提供了慰藉和安宁。而“神灵变异亦喜客”则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全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哲思与人生感悟,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历史前辈的尊敬,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诗人张镃生活在什么时代?
诗中提到的“老僧”代表了什么?
诗中“泓泉湛碧透坤轴”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镃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和人文的思考,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以上为对张镃《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的深入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