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36
无言安止止,不动妙如如。
暴虎未闻道,汗牛空读书。
赤穷遑恤后,白坐且求切。
寂历野花晚,嫣然风雨余。
无言安静地停留着,心境平和而又如同自然之妙。
暴虎尚未听闻真理,勤奋读书却只是在空耗心力。
赤贫只顾着为后代担忧,白白坐着却又渴望切实的收获。
寂静的原野上,晚春的花朵依旧绽放,微风和雨水中,依然显得娇艳动人。
洪咨夔,字子期,号天一,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哲理见长,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本诗创作于作者心境平和之时,他通过对比来揭示社会中人们追求知识和财富的无奈与困惑,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与思考。第一联以“无言安止止”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和谐与自然的融洽。接着,诗人通过“暴虎未闻道,汗牛空读书”两句,批判了那些只知道拼命读书却不懂得内涵的人,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数量,更在于质的提升。第三联“赤穷遑恤后,白坐且求切”则道出了贫穷带来的无奈与焦虑,令人思考生存的意义。最后一联以“寂历野花晚,嫣然风雨余”结尾,描绘自然的美丽,暗示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依然可以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批判了对知识的片面追求,呼唤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关注。
“无言安止止”中的“安止止”意指:
A) 停止一切
B) 安静地停留
C) 远离喧嚣
D) 不再言语
“暴虎未闻道”中的“暴虎”象征:
A) 和平
B) 无知与凶猛
C) 学者
D) 贫穷
诗的最后一句“嫣然风雨余”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无情
B) 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C) 人生的苦难
D) 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