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6
读书
作者:陆游
平生爱客如爱书,
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
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
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
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
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
夜窗父子读书声。
从小我就像爱待客一样爱读书,
虽然力气不及,但志向却很充足。
门前车马的痕迹早已被扫去,
而我因年老体弱与书本渐行渐远。
人情的冷暖我不必去问,
我不摸书本自己就感到懊恼。
今年秋天风雨频繁,
灯火开始凉爽,正好靠近。
我已年过七十,眼睛仍然明亮,
老天爷让我这个老书生得以安享。
虽然旧业已衰但仍不跌落,
夜晚窗前父子共读书声。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农,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一生致力于报国,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表达对国家、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陆游晚年,通过个人的阅读体验,表达了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人情冷暖的感触,反映了他在年老体弱时仍坚持读书的决心与精神。
《读书》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陆游对书籍的深厚感情,以及与书籍相伴的孤独与坚持。诗的开头便以“平生爱客如爱书”一语道出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强调了书籍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力虽不逮意有余”表达了他尽管年老体弱,但对读书的热情和追求依然不减,显示了其坚持学习的精神。
“门前车马久扫迹”一句,诗人反思自己的社交生活日渐减少,与外界的联系逐渐疏远,表现出老年人的孤独感。而“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则揭示了他对人情世故的冷漠,和对未能接触书籍的懊恼,突显了书籍在他生命中的独特地位。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夜景,体现出读书时的宁静与安逸。最后,诗人以“年过七十眼尚明”自豪地宣告自己在高龄仍能保持明亮的视力,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永不止息的信念。整首诗充满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坚定的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集中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年老体弱之际,仍然不忘学习,体现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和对家庭温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在《读书》中是如何看待书籍的?
A. 视为朋友
B. 视为负担
C. 视为奢侈品
D. 视为工具
诗中“年过七十眼尚明”表达了什么?
A. 年龄与学习无关
B. 年龄的衰老
C. 视力的衰退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