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53
逃不从幼安,放非效玄真。原事尧舜主,或与夔龙亲。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和道德追求的坚守,尽管现实的环境让人难以逃避,作者仍然不愿随波逐流,渴望追求尧舜那样的理想境界,或许能与神灵的存在相亲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歌的哲理性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受到后世的推崇。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变革交织,诗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与道德的指引。这首诗便是诗人对理想社会与个人追求的思考与表达。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逃不从幼安”一句,表达了对于年轻时安逸生活的无奈与不甘,似乎在说,虽然年轻时的安逸让人难以割舍,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对理想的渴望。在第二句“放非效玄真”中,作者进一步强调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追求那些表面的浮华,而是倾向于追求内心真正的自在与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尧舜,指出了历史上理想的统治者,暗示着诗人向往的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他希望能够与这种理想境界相连,而不仅仅是生活在表面上的享乐之中。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深邃,引发读者对自身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平庸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尧舜”象征着什么?
“逃不从幼安”中的“逃”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而陈著则更强调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