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0:05
原文展示:
功名於我实何多,只为浮华未浩歌。 两月病痁诚已甚,半头白发似无何。 诏惟选吁将从众,学贵师心在匪他。 当世闻人知不少,片言敢谓众难过。
白话文翻译:
功名对我来说实在太多,只因浮华未能高歌。 两个月病痛已极,半头白发似乎无可奈何。 诏书只选贤能,学识贵在师心自用。 当今知名人士不少,片言只语岂敢说众人难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辅,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病痛和思考后所作,表达了对功名浮华的淡漠和对学问独立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功名浮华的失望和对学问独立的追求。在宋代,科举制度盛行,功名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然而,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思,认为真正的学问在于独立思考,而非随波逐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功名与浮华、病痛与白发,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中“功名於我实何多”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功名的厌倦,而“只为浮华未浩歌”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浮华的拒绝。后两句通过对病痛和白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淡然。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学问的追求,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功名浮华的反思和对学问独立的追求。作者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功名於我实何多”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厌倦? A. 学问 B. 功名 C. 浮华 D. 病痛 答案:B
诗中“只为浮华未浩歌”中的“浩歌”指的是什么? A. 高声歌唱 B. 追求高尚的事业 C. 表面的繁华 D. 长期的病痛 答案:B
诗中“学贵师心在匪他”强调了什么? A. 独立思考 B. 随波逐流 C. 追求功名 D. 表面的繁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