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07
雨湿尘衣,风拂鬓丝,千里归客。
桥山暂驻征车,满目森森霜柏。
龙蛇千尺,问经几度沧桑,于今犹带风云色?
疏雨响空山,更青青凝碧。
岑寂。人乘龙去,冢剩衣冠,五千春易。
漫抚碑铭,字字都成思忆。
素巾黄土,一抔珍惜囊中,心潮渐逐檀烟激。
回首意苍茫,正云飞天北。
雨水弄湿了我的衣服,风轻轻拂过我的发丝,归来的旅人经过千里。
我在桥山稍作停留,眼前满是苍翠的霜柏。
龙与蛇蜿蜒千尺,问历史经历了多少变迁,今天依然带着风云的色彩?
稀疏的细雨在空山中回响,青翠的山色愈加浓郁。
一片寂静。人乘龙而去,陵墓只剩下衣冠,五千年的春秋易逝。
我随意抚摸碑铭,每一个字都让我思绪万千。
一块素巾在黄土之中,珍藏在我的囊中,心潮渐渐涌动如檀香的烟雾。
回首往事,意境苍茫,正如云彩飞向天北。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女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历史感著称。她的诗歌语言优美,常常探索个人与历史、自然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石州慢 谒黄帝陵》是在黄帝陵的游览中写成,表达了对黄帝的敬仰、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融合了个人的游历与历史的厚重感。开篇以“雨湿尘衣,风拂鬓丝”引入,描绘出旅人归途的艰辛与孤寂。接着,诗人描绘了桥山的苍翠与霜柏,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和长久。龙与蛇的意象则引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思,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提问,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人乘龙去,冢剩衣冠”一句,生动地表现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面对五千年的历史,诗人感到一种无力感与敬畏。最后,通过“素巾黄土,一抔珍惜囊中”,传达了对历史的珍视与对文化的追忆,情感逐渐升华,形成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表现出对先人的敬仰和对自我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雨湿尘衣,风拂鬓丝,千里归客。
旅人归来,身上沾满雨水,发丝被风轻拂,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桥山暂驻征车,满目森森霜柏。
在桥山稍作停留,眼前是苍翠的霜柏,象征着厚重的历史与自然的美丽。
龙蛇千尺,问经几度沧桑,于今犹带风云色?
历史的悠久与变迁,诗人思考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依然保留着风云的色彩。
疏雨响空山,更青青凝碧。
稀疏的细雨在空山中回响,山色愈加青翠,展现出一种宁静与生机。
岑寂。人乘龙去,冢剩衣冠,五千春易。
寂静的氛围中,曾乘龙而去的人,只留下衣冠,五千年的历史转瞬即逝,感慨万千。
漫抚碑铭,字字都成思忆。
随意抚摸碑铭,每一个字都唤起对历史的深思与怀念。
素巾黄土,一抔珍惜囊中,心潮渐逐檀烟激。
一块素巾在黄土中,象征着珍贵的文化与记忆,心潮随着思绪如檀烟般涌动。
回首意苍茫,正云飞天北。
回首往事,意境苍茫,像云彩飞向北方,表现出对未来的渺茫与希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黄帝陵的谒拜,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湿尘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乡的喜悦
B. 旅途的辛苦
C. 对历史的无奈
答案:B
“龙蛇千尺”中的“龙蛇”象征了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传统文化与历史
C. 个人的命运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冢剩衣冠”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历史的无情
B. 文化的传承
C. 自我的追寻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