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7:24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厨师需要米和盐,工匠索要材料和砖瓦。
首先要修缮井和灶,接下来再考虑修补篱笆。
自古以来,人们都寄希望于天公,怎能怨恨河伯呢?
后村的人白白劝说缘分,诗篇并不值一文。
不要担心草堂的资金,必然得依靠信士的支持。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间疾苦。刘克庄的作品数量众多,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水灾频发之际,诗人借诗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人们生活困境的理解。诗中提到的生活琐事和对天命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坚韧。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灾后重建的艰难与人们的生活困境。开头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米盐”和“材甓”引入,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基本需求和生存的现实。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古以来人们对命运的寄托,表现了人们在面临天灾时对“天公”的无奈与依赖,进一步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的最后两句则显露出一种希望与信心,尽管生活艰辛,但依然相信有施主的支持能度过难关。这种以苦为乐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对人情温暖的信仰。整首诗从日常生活切入,最终升华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表现了在面临自然灾害时,人们的生存智慧和乐观态度。同时,诗中也突显了人际之间的关爱和帮助,这是战胜困境的关键。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现象结合,展现出深刻的现实关怀。
诗中提到“厨人需米盐”,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厨师需要更多的米和盐
B. 厨师需要的基本生活材料
C. 厨师的工作不需要米盐
D. 厨师需要开餐馆
“自古托天公”中“天公”指的是:
A. 天上的神
B. 人类的命运
C. 自然灾害的源头
D. 生活中的乐趣
诗中提到的“檀越”主要指的是:
A. 自然的力量
B. 施主或信士的支持
C. 诗歌的价值
D. 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