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时间: 2025-04-30 20:33:58

诗句

一官从府役。

五稔去京华。

遽逐春流返。

归帆得望家。

天末静波浪。

日际敛烟霞。

岸荠生寒叶。

村梅落早花。

游鱼上急水。

独鸟赴行楂。

目想平陵柏。

心忆青门瓜。

曲陌背通垣。

长墟抵狭斜。

善邻谈谷稼。

故老述桑麻。

寝兴从闲额外负担。

视听绝喧哗。

夫君日高兴。

为乐坐骄奢。

室堕倾城佩。

门交接幰车。

入寒长云雨。

出国暂泥沙。

握手分歧路。

临川何怨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58

原文展示: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何逊 〔南北朝〕

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曲陌背通垣。长墟抵狭斜。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寝兴从闲额外负担。视听绝喧哗。夫君日高兴。为乐坐骄奢。室堕倾城佩。门交接幰车。入寒长云雨。出国暂泥沙。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

白话文翻译:

我作为一名官员,从府中服役,五年后离开了繁华的京城。匆匆随着春水返回,归家的船只终于可以看到家的方向。天边波浪平静,日边烟霞收敛。岸边的荠菜长出了寒叶,村中的梅花早早地落下了花瓣。游鱼在急流中上溯,孤独的鸟儿飞向行船的木筏。我目想着平陵的柏树,心中回忆着青门的瓜果。弯曲的小路背对着高墙,长长的土坡通向狭窄的小巷。与邻居谈论着农作物,听老人们讲述着桑麻的故事。我安闲地起床和休息,远离了喧嚣。夫君每天都兴高采烈,为了享乐而坐得骄奢。室内挂着倾城的佩饰,门前交接华丽的车辆。进入寒冷之地常有云雨,出国时则暂时踏过泥沙。握手告别,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面对河流,我为何要叹息呢?

注释:

  • 五稔:五年。稔,谷物成熟,引申为年。
  • 遽逐春流返:匆匆随着春水返回。
  • 天末静波浪:天边波浪平静。
  • 日际敛烟霞:日边烟霞收敛。
  • 岸荠生寒叶:岸边的荠菜长出了寒叶。
  • 村梅落早花:村中的梅花早早地落下了花瓣。
  • 目想平陵柏:目想着平陵的柏树。
  • 心忆青门瓜:心中回忆着青门的瓜果。
  • 曲陌背通垣:弯曲的小路背对着高墙。
  • 长墟抵狭斜:长长的土坡通向狭窄的小巷。
  • 善邻谈谷稼:与邻居谈论着农作物。
  • 故老述桑麻:听老人们讲述着桑麻的故事。
  • 寝兴从闲额外负担:安闲地起床和休息,远离了喧嚣。
  • 夫君日高兴:夫君每天都兴高采烈。
  • 为乐坐骄奢:为了享乐而坐得骄奢。
  • 室堕倾城佩:室内挂着倾城的佩饰。
  • 门交接幰车:门前交接华丽的车辆。
  • 入寒长云雨:进入寒冷之地常有云雨。
  • 出国暂泥沙:出国时则暂时踏过泥沙。
  • 握手分歧路:握手告别,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 临川何怨嗟:面对河流,我为何要叹息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离开京城返回故乡的途中,送给刘谘议的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归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归家的急切心情。而“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等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诗人作为一名官员,从府中服役,五年后离开了繁华的京城。
  • “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匆匆随着春水返回,归家的船只终于可以看到家的方向。
  • “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天边波浪平静,日边烟霞收敛。
  • “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岸边的荠菜长出了寒叶,村中的梅花早早地落下了花瓣。
  • “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游鱼在急流中上溯,孤独的鸟儿飞向行船的木筏。
  • “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目想着平陵的柏树,心中回忆着青门的瓜果。
  • “曲陌背通垣。长墟抵狭斜。”:弯曲的小路背对着高墙,长长的土坡通向狭窄的小巷。
  • “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与邻居谈论着农作物,听老人们讲述着桑麻的故事。
  • “寝兴从闲额外负担。视听绝喧哗。”:安闲地起床和休息,远离了喧嚣。
  • “夫君日高兴。为乐坐骄奢。”:夫君每天都兴高采烈,为了享乐而坐得骄奢。
  • “室堕倾城佩。门交接幰车。”:室内挂着倾城的佩饰,门前交接华丽的车辆。
  • “入寒长云雨。出国暂泥沙。”:进入寒冷之地常有云雨,出国时则暂时踏过泥沙。
  • “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握手告别,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面对河流,我为何要叹息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遽逐春流返”中的“春流”比喻归途。
  • 拟人:如“天末静波浪”中的“静波浪”赋予波浪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通过对归途中的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流:比喻归途,表达了诗人归家的急切心情。
  • 波浪:象征旅途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 荠菜、梅花:象征故乡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 游鱼、独鸟:象征旅途中的孤独和艰辛。
  • 平陵柏、青门瓜:象征故乡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稔去京华”中的“五稔”指的是什么? A. 五年 B. 五个月 C. 五天 D. 五小时

  2. 诗中“遽逐春流返”中的“春流”比喻什么? A. 归途 B. 旅途 C. 河流 D. 时间

  3. 诗中“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中的“荠菜”和“梅花”象征什么? A. 故乡的自然景物 B. 旅途的艰辛 C. 官场的繁华 D. 田园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风格更为淡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何逊的《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何逊的诗更为具体,描绘了归途中的自然景物,而王维的诗则更为抽象,情感更为淡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何逊诗集》:收录了何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何逊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文章,对理解古代诗歌有很大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王茂悦提舶二首 其二 吟社饮桂月边即席次韵 小游仙七首 其三 西泠小立即事二首 其一 庆宫春/高阳台 潇湘八景 其三 山市晴岚 赋松山 湖亭雨后 水龙吟(次张斗南韵) 声声慢(逃禅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包公司 心字底的字 讲拜 前朝后代 幺字旁的字 逞心如意 大才盘盘 绮孺纨绔 广字头的字 閠字旁的字 暴躁如雷 中国丛书综录 牛字旁的字 附上罔下 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盲动主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