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21
游天台赤城山
作者: 释蕴常 〔宋代〕
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
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
释签书到新罗国,卧佛岩连旧梵宫。
稽首导师悲愿在,我宁辛苦守诗穷。
我拄着拐杖,扶着走过桥东,忽然感到晴空中的云气被翠绿的山色扫荡得干干净净。
紫府中藏有百年的玉简,丹崖高耸入云,迎送着仙风。
我的签文已经送到新罗国,卧佛岩连通着古老的梵宫。
我向导师合十拜首,悲愿依然在,我宁愿辛苦地守着这份贫穷与诗意。
作者介绍:释蕴常,宋代高僧,以其诗词见长,常以自然景观和佛教哲理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天台山时,受山水和佛教氛围的影响,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信仰的执着。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台赤城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以及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开头两句“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描绘了诗人步行于桥东时,感受到晴空下的清新气息,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接下来的“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则将自然美与道教文化相结合,突显了山的高远与清逸。
诗人在后半部分提到“释签书到新罗国”,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信仰的追求,卧佛岩的引用更是加深了这种宗教情感。最后两句“稽首导师悲愿在,我宁辛苦守诗穷”,则展示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愿意坚守信仰和诗歌的决心,流露出一种执着与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宗教信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信仰的执着,展现了其内心的坚定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紫府”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