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0:14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作者: 刘仙伦 〔宋代〕
唱到阳关第四声。
香带轻分。
罗带轻分。
杏花时节雨纷纷。
山绕孤村。
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
春衫香满,
空有啼痕。
一般离思两销魂。
马上黄昏。
楼上黄昏。
唱到阳关的第四声,
香带轻轻分开。
罗带轻轻分开。
杏花盛开的季节,细雨纷纷落下。
山环绕着孤村,
水环绕着孤村。
更没有心情与他共饮酒杯。
春衫散发着香气,
却只有啼痕残留。
相同的离愁令人销魂。
马背上的黄昏,
楼上的黄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阳关”是古代一个著名的关口,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阳关第四声”可能指的是古琴曲《阳关三叠》,表示离别的哀伤。
作者介绍:
刘仙伦,宋代词人,以其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离愁别绪,展现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春天,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或思念,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愁苦的词。社会背景上,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离别之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开篇便以“唱到阳关第四声”引入,瞬间带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下来的“香带轻分,罗带轻分”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温柔,然而这温柔背后却藏着淡淡的哀伤。杏花时节,细雨纷纷,诗人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构建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山绕孤村,水绕孤村”,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强化了孤独的感觉。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诗人却“更没心情共酒尊”,表明即使环境再美好,内心的失落依然无法掩盖。后面的“春衫香满,空有啼痕”更是通过对衣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结尾的“马上黄昏,楼上黄昏”则将孤独与离愁推向高潮,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使得诗人更加感受到离别的痛苦。这首词不仅有着细腻的情感描写,也反映了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孤独展开,表现出人在春日美景中却难以忘却离愁的复杂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离别
C. 快乐
“春衫香满”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香水
B. 衣物的香气
C. 花香
诗中提到的“水绕孤村”是为了表现什么?
A. 自然美
B. 孤独感
C. 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刘仙伦的《一剪梅》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两者在表达离愁时,风格各异却同样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