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朝中措 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

《朝中措 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

时间: 2025-05-07 04:55:39

诗句

无言脉脉怨春迟。

一种可怜枝。

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

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

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55:39

原文展示: 朝中措 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 段成己 〔金朝〕 无言脉脉怨春迟。一种可怜枝。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 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

白话文翻译: 默默无言地抱怨春天来得太迟,杏花枝条显得格外可怜。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感,是那墙头上微微露出的杏花。 仔细观察,发现杏花的风采正是在半开半闭之时。正需要东风来扶持,不要让风吹破了那如胭脂般的花瓣。

注释:

  • 脉脉:形容默默无言的样子。
  • 可怜:可爱,值得怜爱。
  • 些儿:一点儿,少许。
  • 风流:这里指杏花的风采。
  • 政要:正需要。
  • 东风:春天的风。
  • 抬举:扶持,帮助。
  • 胭脂:比喻杏花的颜色。

诗词背景: 段成己是金朝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偶然看到墙头杏花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杏花的怜爱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墙头杏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无言脉脉怨春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迟来的默默抱怨,而“一种可怜枝”则进一步以杏花的形象来抒发这种情感。后文“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和“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则通过具体的视觉描写,展现了杏花半开半闭时的最美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这一瞬间的珍视。最后两句“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则寄寓了诗人对杏花的保护和期待,希望春风能够温柔地扶持杏花,不要破坏其美丽。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杏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无言脉脉怨春迟”:诗人以“无言脉脉”形容自己对春天迟来的默默抱怨,情感含蓄而深沉。
  • “一种可怜枝”:用“可怜”来形容杏花枝条,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的怜爱之情。
  • “最是难忘情处,墙头微露些儿”:诗人通过“墙头微露些儿”这一细节,强调了杏花出现的意外和惊喜。
  • “十分细看,风流却在,一半开时”:诗人细致地观察杏花,发现其最美的状态是在半开半闭之时。
  • “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诗人希望春风能够温柔地扶持杏花,不要破坏其美丽,表达了对杏花的保护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东风抬举”,将东风拟人化,赋予其扶持杏花的动作。
  • 比喻:如“莫教吹破胭脂”,用“胭脂”比喻杏花的颜色,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人通过对墙头杏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杏花的怜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杏花: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杏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美。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绘,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言脉脉怨春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春天迟来的抱怨 C. 对杏花的怜爱 D. 对东风的期待 答案:B

  2. 诗中“政要东风抬举,莫教吹破胭脂”中的“胭脂”比喻什么? A. 杏花的形状 B. 杏花的颜色 C. 杏花的香气 D. 杏花的生命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杏花》:通过杏花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杏花》与段成己《朝中措 偶出见墙头杏花喜而赋之》:两首诗都以杏花为题材,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政治的思考,而段成己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金代文学史》
  • 《段成己诗集注释》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春游 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晓雾 三花斛三首右瑞香 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 谢王恭父赠梁杲墨 午睡闻子规 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紫团参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钟隐 极往知来 疑结尾的成语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奇结尾的成语 开山祖师 放印子 臼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被甲持兵 斤字旁的字 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饭牛屠狗 送嫁 予末小子 东歪西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