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午睡闻子规

《午睡闻子规》

时间: 2025-05-03 23:12:39

诗句

睡眼{上髟下蒙}松未爽时,一声杜宇顿开眉。

不须报道思归乐,今我真归不用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2:39

原文展示:

午睡闻子规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睡眼上髟下蒙松未爽时,一声杜宇顿开眉。
不须报道思归乐,今我真归不用思。

白话文翻译:

在午睡时,睁开朦胧的眼,松树下的空气还未清爽,一声杜鹃的啼叫使我精神为之一振。
不需要人来告诉我思乡的快乐,今天我真的归来了,根本不需要再去思念。

注释:

  • 睡眼:指刚刚醒来的眼睛,状态朦胧。
  • :形容头发,古人通常用“髟”表示头发凌乱。
  • 杜宇:指杜鹃鸟,古时常用来表示思乡之情。
  • 顿开眉:形容突然之间心情变好,眉头舒展。
  • 报道:指报告,传达信息。
  • 思归乐:思念归家的快乐。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因其叫声悲鸣,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诗人通过“杜宇”一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及咏物诗。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生活的细节,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万里归乡途中,午睡时被杜鹃的叫声唤醒,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故乡的归属感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午睡闻子规》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午睡醒来的状态,朦胧的睡眼和松树下的清新空气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突然传来的杜鹃啼鸣使他顿时精神焕发,似乎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杜鹃鸟的叫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他思乡之情的象征。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诗人的内心独白,表明了他真正归来的喜悦和无需再思念的轻松感。这种心态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归属感。整首诗洋溢着淡淡的乡愁,并通过杜鹃的声音将这种情感具象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睡眼上髟下蒙松未爽时”:描绘午睡刚醒时的状态,头发凌乱,眼神朦胧,环境清新却未完全清醒。
    • “一声杜宇顿开眉”:杜鹃鸟的叫声让诗人瞬间清醒,眉头舒展,心情变好。
    • “不须报道思归乐”:不需要别人告诉他思乡的快乐。
    • “今我真归不用思”:表达了他已回到故乡,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 修辞手法

    • 拟人:“顿开眉”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变化,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添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归属感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杜鹃:象征思乡与归属,古诗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久,传达出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 午睡:代表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杜宇”是指哪种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鹤
    • D. 雀
  2. 诗人午睡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 A. 精神焕发
    • B. 朦胧困倦
    • C. 清醒敏捷
    • D. 忧伤思念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吗?

    • A. 是
    • B. 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午睡闻子规》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但杨万里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王维则通过山水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居 四 东居 三 东居 二 东居 一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 题《拜伦集》 题《担当山水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包含爨的词语有哪些 战抖 包含豺的成语 独明 声东击西 恩深似海 三浴三薰 麻字旁的字 子畜 耒字旁的字 瞀惑 日出不穷 子丑寅卯 酉字旁的字 视若无睹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