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34
原文展示: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昔公立螭坳,秉笔罔不书。 及乎上谏坡,论议无日虚。 直言有不雠,柴桑念归欤。 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 如何更持节,未使经纶摅。 上心岂无谓,劳公重皇居。 吏恶必剪刈,士良必吹嘘。 此自宰相事,于公定何如。
白话文翻译:
从前您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执笔记录无所遗漏。 后来您上谏台,每日都有论议,从不虚度。 直言进谏有时不被接受,您怀念归隐的柴桑。 高卧几日,又被起用,朱轓车驶出街巷。 政绩显著,应当上奏朝廷,回归承明庐。 为何再次持节,未能施展您的经纶之才。 皇上心中岂无考虑,劳烦您再次为皇室效力。 对于恶吏必须铲除,对于良士必须提拔。 这些本是宰相的职责,对于您来说又如何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这首诗是赵蕃为施衢州(施宿)除任浙西提刑而作的送别诗。施宿是一位有才干的官员,曾多次上谏,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多次遭遇挫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施宿的仕途经历和赵蕃对他的敬佩。施宿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后来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但最终又被起用。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施宿的敬意和对时政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施宿仕途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正直和才能。诗中“直言有不雠”一句,直接表达了施宿因直言进谏而受到的挫折,但“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又显示了他最终被重新起用的命运。赵蕃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施宿的敬佩,也隐含了对时政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施宿的正直和才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关切和对施宿仕途经历的同情。通过施宿的故事,赵蕃表达了对正直官员的敬佩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柴桑念归欤”中的“柴桑”指的是什么? A. 地名,陶渊明归隐的地方 B. 官员的住所 C. 朝廷中的职位 D. 官员的车
诗中“直言有不雠”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直言进谏有时不被接受 B. 直言进谏总是被接受 C. 直言进谏没有意义 D. 直言进谏总是有意义
诗中“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中的“高卧”比喻什么? A. 施宿的隐退 B. 施宿的忙碌 C. 施宿的官职 D. 施宿的才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