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05:12
次韵郎中弟见寄
作者:李弥逊 〔宋代〕
病着先地首丘地,
林松已约野僧栽。
它年地下从诸老,
何必人间咏八哀。
在病痛之中,我更思故乡的山丘,
林中的松树已经约好了野僧来栽种。
将来我死后,何必在人间吟咏八种哀伤呢?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心态看待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李弥逊生病期间,心情沉重而又带有一丝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和对死亡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尘世的淡泊。
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生命的沉思。开篇以“病着”引入,直接道出诗人此时的身心状态,病痛让他更加思念故乡的山丘。接着提到“林松”,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希望在死后归于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它年地下从诸老”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死亡的平静态度。他不愿在世间悲伤地吟咏哀歌,而是希望以一种更从容的姿态面对生命的终结。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繁华与哀痛的淡然态度,似乎更加向往与自然的融合。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弥逊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死亡的从容态度,整体情感基调是淡泊而深沉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弥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林松”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坚韧与长寿
C. 哀伤
D. 人间情感
诗人对于死亡持什么态度?
A. 恐惧
B. 无所谓
C. 平和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