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8:04
卜算子·登望江楼有感
春水碧于天,野旷天低树。
乘兴闲看万里流,且莫乘流去。
寂寞对汀洲,故国知何处。
凭著朱栏思浩然,处处牵愁绪。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望江楼上所见的美丽春景。春天的水比天空更碧蓝,广阔的野外,天空低垂着树木。作者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万里长流的江水,但又劝自己不要随意随波逐流。面对寂静的洲滩,不禁思念起故乡,不知道它在哪里。依靠着红色的栏杆,思绪万千,处处都因思乡而牵动着愁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望江楼”作为一个著名的景点,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对江河的眺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魏毓兰,近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思乡之情。虽处于变革时期,但其作品仍保留了传统诗词的韵味和形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某个春日,诗人登上望江楼,感受到江水的美丽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对家乡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
《卜算子·登望江楼有感》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春水碧于天”引入,描绘了春天的江水清澈,令人心旷神怡。接着“野旷天低树”,将视野扩展到广阔的野外,给人一种开阔与悠远的感觉。
“乘兴闲看万里流”一句,表现了诗人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但“且莫乘流去”则暗含一种警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随波逐流,隐含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接下来的“寂寞对汀洲”,则转入对故乡的思考,在美丽的景色中,诗人却感到孤独与悲伤,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绪。
最后两句“凭著朱栏思浩然,处处牵愁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朱栏成为诗人思绪的寄托,浩然之气与愁绪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整首词以清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魏毓兰对故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选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春水碧于天”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天空
B) 春天的水
C) 自然的美
D) 诗人的心情
填空题:诗中提到“野旷天低____”,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
判断题:诗人认为应该随流而去。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