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47
高丘构华屋,物理近人情。
止水留云影,微风度鸟声。
委泥花有恨,匝地草无名。
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
高高的丘陵上建起华美的房屋,
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近。
静止的水面留住云的倒影,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鸟儿的鸣声。
泥土中的花儿有着无尽的遗憾,
满地的草儿却没有名字。
想要试着穿上登山鞋,
崎岖不平的道路实在难行。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含的情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作者介绍:吴俨,明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生活在明中期。吴俨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表达对人生的感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高丘构华屋”以高耸的丘陵和华美的房屋为背景,描绘出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接下来的“止水留云影,微风度鸟声”则通过静水、云影和微风中的鸟鸣,将自然的细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委泥花有恨,匝地草无名”表达了自然界中花草的微妙情感,花虽美却有遗憾,而草则平凡无名,暗示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的相似。最后两句“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则将个人的探索与自然的挑战结合在一起,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道路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道路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丘”指的是什么?
A. 低洼地带
B. 高大的山丘
C. 河流
诗中“止水留云影”表现了什么意境?
A. 动荡不安
B. 宁静优雅
C. 喧闹繁杂
“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对平坦生活的向往
B. 对探索自然的渴望
C. 对安逸生活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吴俨的诗更加细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