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4:02
醉花阴
屈大均
烟雨台城迷古道。
春色几时好。
谁使马群多,一片江山,
生遍萋萋草。
未过寒食莺声老。
花发应须蚤。
处处是边阴,
垂柳垂杨,不为江南扫。
在烟雨朦胧的台城,古道迷失了方向。
春天的景色何时才能变得美好?
是谁让马儿成群结队,一片江山,
长满了茂盛的青草?
寒食节还未到,黄莺的鸣叫已显得苍老。
花开应该要早些。
到处都是阴影,
垂柳垂杨,不再为江南的春景打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性情豪放,文风清新,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深度。
创作背景:
《醉花阴》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感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醉花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景象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渴望。开篇“烟雨台城迷古道”,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迷惘。接下来的“春色几时好”,则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焦虑,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谁使马群多,一片江山,生遍萋萋草”,诗人以马群的繁多和草木的茂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但这其中却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未过寒食莺声老”,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连黄莺的鸣叫声也显得苍老。最后的“处处是边阴,垂柳垂杨,不为江南扫”,则以柳树的垂落象征着春天的阴郁,不再为江南的春光打扫,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展现了屈大均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醉花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屈大均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 介子推
b) 孟子
c) 诸葛亮
诗中描绘的“春色几时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渴望
c) 忧伤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