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03
西江月·红退小园桃杏
向子諲 〔宋代〕
红退小园桃杏,绿生芳草池塘。
谁教芍药殿春光,不似酴醿官样。
翠盖更蒙珠幰,薰炉剩熨沈香。
娟娟风露满衣赏,独步瑶台月上。
在小园中桃花与杏花都已凋谢,绿草在池塘边生长。
是谁在花殿中将芍药的春光引来?那样的花色与酴醿的盛景又有什么相似呢?
翠色的花瓣更是笼罩着珠帘,香炉里只剩下熏香的余味。
轻柔的风露洒满衣衫,独自漫步在瑶台之上,月光正洒下。
向子諲,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此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与衰退的美感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西江月·红退小园桃杏》是一首富有生动意象和细腻情感的词作。开篇通过“红退小园桃杏”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然而紧接着使用“绿生芳草池塘”展现了时间流逝后的淡淡伤感。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春花的凋零与芳草的生长结合起来,突显了自然的更替与无常。
接着,作者用“谁教芍药殿春光”提出了一个疑问,仿佛在思考美丽的春光究竟来自何处,深化了对春天的珍视与向往。而“翠盖更蒙珠幰”,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又略显萧索的氛围。
最后,诗的尾声“独步瑶台月上”,将个人的孤独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显得尤为动人。月光洒在身上,似乎在诉说着孤独与美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对美的追求。这首词不仅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更在情感上深邃动人,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深邃。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借助自然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感悟。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向子諲
C. 杜甫
“红退小园桃杏”中的“红”指的是?
A. 绿叶
B. 桃花与杏花
C. 夕阳
诗中提到的“翠盖”指的是什么?
A. 绿叶或翠色花瓣
B. 珠帘
C. 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