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46
卜算子·与十发丈话湘事
作者: 袁思亮
炉拨劫灰红,酒涴征衫碧。
费泪河山几夕阳,老却填词客。
衡雁不堪闻,归梦和愁觅。
弹入湘灵廿五弦,应有鲛人泣。
炉火拨动,红色的灰烬飞舞,酒洒在征战的衫衣上留下碧色的痕迹。
为了这河山,流下多少泪水,几多夕阳,随着岁月而老去,连填词的人也变得苍老。
听着衡山的雁声,我心中难忍悲伤,归梦中寻觅愁苦的情绪。
当琴声拨动湘灵的二十五弦时,想必那鲛人也会为之流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诗词,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荡的年代,反映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在战争与离别中,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这首《卜算子·与十发丈话湘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湘江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带来的伤痛的反思。开头两句,炉火与酒的描写,既营造了相聚时的温馨氛围,又暗示了战乱的背景。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把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流露出对河山的忧虑与对夕阳下的无奈。
“费泪河山几夕阳”一句,字里行间透露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感慨,似乎在追问:为了这片土地,流下了多少泪水?而“老却填词客”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思考,感受到创作的艰难与无奈。
最后两句,描绘了衡山的雁声与湘灵的琴声,表现出一种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情感。鲛人泣的意象,更是加强了对故乡文化的寄托与情感的升华。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思,充分体现了袁思亮在诗歌创作中的深厚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深沉的爱。
诗词测试:
诗中“炉拨劫灰红”中的“劫灰”主要指什么?
A. 灰烬
B. 战乱
C. 烟雾
“衡雁不堪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期待
“弹入湘灵廿五弦”中提到的“湘灵”指的是?
A. 湘江的神灵
B. 湘江的动物
C. 湘江的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