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34
作者: 萧综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历历听钟鸣。
当知在帝城。
西树隐落月。
东窗见晓星。
雾露朏朏未分明。
乌啼哑哑已流声。
惊客思。
动客情。
客思郁纵横。
翩翩孤雁何所栖。
依依别鹤半夜啼。
今岁行已暮。
雨雪向凄凄。
飞蓬旦夕起。
杨柳尚翻低。
气郁结。
涕滂沱。
愁思无所托。
强作听钟歌。
清晰地听到钟声回荡,
我知道身处在帝城之中。
西边的树木隐没在下落的月光中,
东窗外却能看到晨星闪烁。
雾气和露水尚未分明,
乌鸦的啼叫声渐渐流淌而出。
惊动了我的思绪,
激起了我的情感。
思绪在心中纠结缠绕。
那翩翩而来的孤雁又栖息在哪里?
依依不舍的白鹤在半夜啼叫。
今年的岁末已然来到,
雨雪夹杂着凄凉的气息。
飞舞的蓬草在晨昏之间起舞,
杨柳依然低垂着。
心中郁结,
泪水如滂沱大雨。
愁思无处寄托,
勉强去听那钟声的歌唱。
作者介绍:
萧综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身处帝城之时,受环境影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离别孤独的感慨。
《听钟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对钟声的聆听,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全诗以清晨的景象开始,钟声在宁静的夜中回响,带给人一种沉静的思考。西边隐没的月亮与东窗的晨星形成对比,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更替。雾气未散、乌鸦啼叫,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
诗中“翩翩孤雁”与“依依别鹤”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和对离别的眷恋,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愈发饱满。最后,诗人以“强作听钟歌”结束,表达了在愁绪中仍试图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遭遇的思考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历历听钟鸣”中的“历历”意为:
A. 模糊不清
B. 清晰可见
C. 细微的声音
诗中“雾露朏朏”中的“朏朏”描述的是:
A. 明亮的天空
B. 朦胧的状态
C. 狂风暴雨
“翩翩孤雁何所栖”中的“孤雁”象征的是:
A. 幸福的团聚
B. 孤独的思念
C. 飞翔的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