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扇二十四首

《题扇二十四首》

时间: 2025-07-29 06:31:05

诗句

势凌空碧小嶕嶢,秀木成阴映断桥。

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6:31:05

原文展示:

势凌空碧小嶕嶢,秀木成阴映断桥。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白话文翻译:

山势高耸,仿佛触及碧空,小山峰显得格外嶕嶢。秀美的树木形成浓荫,映照在断桥之上。只需稍加留意,便能联想到庐山的景象,而随风摇曳的水芭蕉最是令人喜爱。

注释:

  • 势凌空碧:形容山势高耸,仿佛触及碧空。
  • 小嶕嶢:小山峰,嶕嶢形容山峰高耸。
  • 秀木成阴:秀美的树木形成浓荫。
  • 映断桥:映照在断桥之上。
  • 庐阜想:联想到庐山的景象。
  • 摇风最喜水芭蕉:随风摇曳的水芭蕉最是令人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题写在扇面上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画卷,通过“势凌空碧”和“秀木成阴”的意象,展现了山的高耸和树的茂密,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诗中的“注意便为庐阜想”一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庐山的壮丽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而“摇风最喜水芭蕉”则进一步以水芭蕉的摇曳形象,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喜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势凌空碧小嶕嶢”,通过“势凌空碧”和“小嶕嶢”的描绘,展现了山的高耸和独特形态。
  • 第二句“秀木成阴映断桥”,以“秀木成阴”和“映断桥”的意象,描绘了树木的茂密和断桥的静谧。
  • 第三句“注意便为庐阜想”,通过“注意”和“庐阜想”的表达,将眼前的景色与庐山的壮丽相联系。
  • 第四句“摇风最喜水芭蕉”,以“摇风”和“最喜水芭蕉”的描绘,抒发了对水芭蕉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势凌空碧”和“秀木成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耸和树的茂密。
  • 拟人:“摇风最喜水芭蕉”中的“最喜”赋予了水芭蕉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势凌空碧:高耸的山峰,触及碧空。
  • 小嶕嶢:小山峰,高耸的形态。
  • 秀木成阴:茂密的树木,形成浓荫。
  • 映断桥:树木的影子映照在断桥上。
  • 庐阜想:联想到庐山的景象。
  • 摇风最喜水芭蕉:随风摇曳的水芭蕉,令人喜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势凌空碧”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高耸 B. 树木茂密 C. 断桥静谧 D. 水芭蕉摇曳

  2. “注意便为庐阜想”中的“庐阜”指的是什么? A. 庐山 B. 庐江 C. 庐陵 D. 庐阳

  3. “摇风最喜水芭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山峰 B. 树木 C. 断桥 D. 水芭蕉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曹勋的《题扇二十四首》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曹勋的诗更加简洁清新,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郑省仓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次韵李山窗 山中 除夜 沁园春(和宋知县致苔梅)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鹁鸠 过楚道人舍 次韵程兄见寄 次韵陈帐管秋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秋波盈盈 柳郭 损开头的成语 是结尾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星驰电走 书开头的成语 仰天而笑 釆字旁的字 徒甲 索然 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旋转干坤 反犬旁的字 伏维尚飨 二把刀 取乱侮亡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