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凯歌四首 其一

《凯歌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3:26:11

诗句

大将南征讨不庭,节旄万里耀威灵。

辕门五夜狼星堕,直挽天河洗甲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6:11

原文展示:

大将南征讨不庭,
节旄万里耀威灵。
辕门五夜狼星堕,
直挽天河洗甲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大将军南征讨伐敌人,军旗在万里行军中闪耀着威严的光辉。诗人提到在辕门下经过五个夜晚,像狼星一样的星辰坠落。最后,诗人用力拉扯天河,洗净铠甲和兵器。

注释:

  • 大将:指的是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
  • 南征:向南方出征。
  • 讨不庭:讨伐不庭,意指讨伐敌人。
  • 节旄:军旗,象征军队的威严。
  • 万里:形容行军的距离非常遥远。
  • 辕门:古代指车辕的门,这里指将军的驻地或指挥部。
  • 狼星:在古代天文学中,狼星指的是天狼星,象征着强烈的光辉。
  • 洗甲兵:洗净铠甲和武器,表示准备迎接战斗。

典故解析:

  • 狼星:在古代,狼星被认为是凶星,预示战争与危险。
  • 洗甲兵:这是古代战士在出征前洗涤铠甲和武器的仪式,象征着清洁和准备。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称,明代诗人,因其诗作多表现气势磅礴、豪情万丈而闻名。
  • 创作背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战争频繁,英雄气概受到推崇,王称以表现将军的威武和气魄为主旨,激励士气。

诗歌鉴赏:

《凯歌四首》其一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壮丽场景,气势磅礴,展现了英雄的气概。诗的开头通过“大将南征讨不庭”传达出将军的决心和勇气,接着“节旄万里耀威灵”则强调了军旗的威严,象征着将军的权威和军队的力量。后两句通过天文意象的引用,增加了诗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胜利的渴望。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激励着人们对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将南征讨不庭:强调了将军出征的决心与使命感。
    • 节旄万里耀威灵:通过军旗的光辉展现出将军的威严与士气。
    • 辕门五夜狼星堕: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暗示战争的艰险。
    • 直挽天河洗甲兵:展现了将军的豪情壮志与勇敢无畏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军的威风比作耀眼的星辰,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节旄万里”和“洗甲兵”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将军出征的豪情与壮志,表现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将军: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 军旗:代表着团结与斗志。
  • 狼星:预示着战争的危险与艰难。
  • 天河:象征着天命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将军出征的方向是哪个?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2. “节旄万里耀威灵”中的“节旄”指的是什么?
    A. 军队的粮草
    B. 军队的旗帜
    C. 军队的武器
    D. 军队的士兵

  3. 诗中提到的“狼星”象征着什么?
    A. 幸运
    B. 凶险
    C. 和平
    D. 丰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称的这首诗与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了边塞的壮丽和将士的豪情,但王称的作品更突出将军的威严与气势,王昌龄则更侧重于士兵的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称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栖霞高士以诗鸣于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别为赋二诗 其二 山阿步月吟 乙巳春次中隐先生韵 吴江道中 即事 题凌波采莲图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 麻姑山东涉千堆垄至射亭宿黄氏新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燕麦兔葵 殒身不恤 开亲 翘心 秃宝盖的字 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剿说 镸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瓶缄口 负气含灵 蜗角蚊睫 驰马试剑 衣字旁的字 包含利的成语 杳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