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谒金门 同幼甥祜儿晚饭

《谒金门 同幼甥祜儿晚饭》

时间: 2025-05-02 19:56:16

诗句

团坐促。

把杓时翻双目。

瓦釜芹羹犹未熟。

娇啼还索肉。

桌上蹲跠匍匐。

失箸怒吹灯烛。

短项畏笞伸复缩。

笑时随又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6

原文展示

团坐促。把杓时翻双目。瓦釜芹羹犹未熟。娇啼还索肉。桌上蹲跟匍匐。失箸怒吹灯烛。短项畏笞伸复缩。笑时随又哭。

白话文翻译

一群人围坐在桌子旁,催促着把汤盛出来,眼睛不时朝锅里瞧。瓦罐里的芹菜汤还没煮熟,小孩在一旁娇声啼哭,要求再来些肉。桌子上孩子们趴着,有的失手掉了筷子,生气地吹灭了烛火。小孩因害怕被打而缩着脖子,笑的时候又流下了眼泪。

注释

  • 团坐促:团团围坐,催促着。
  • :盛汤的勺子。
  • 瓦釜:瓦制的锅,象征简单的家常饮食。
  • 芹羹:用芹菜做的汤。
  • 娇啼:娇嫩的哭声。
  • 蹲跟匍匐:描述孩子们趴在桌子上的样子。
  • 短项畏笞:短脖子因害怕而缩回去。
  • 笑时随又哭:笑的时候又流出眼泪,表现情感的复杂性。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家庭温暖与童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绮,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著称。其作品多关注家庭、儿童与日常生活,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现代社会,反映了家庭聚餐时的温馨场景,表现了对儿时生活的追忆和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谒金门 同幼甥祜儿晚饭》通过描写家庭晚餐的场景,展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的情感。诗中虽是小儿的嬉闹与哭泣,但却折射出家庭生活的温馨与琐碎。诗人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现出儿童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快乐与哭泣之间的瞬间,揭示了人类情感的脆弱和真实。诗中的意象如“瓦釜”、“芹羹”不仅营造了温暖的家庭氛围,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平淡与真实。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儿童生活的描绘,更是对家庭关系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团坐促:开头即呈现出家庭聚集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2. 把杓时翻双目:描写人们急切地想要盛汤,表现期待与渴望。
  3. 瓦釜芹羹犹未熟:瓦罐里的汤尚未熟,体现出生活的琐碎与等待。
  4. 娇啼还索肉:小孩的哭声与索要食物,揭示了儿童的天真和直接。
  5. 桌上蹲跟匍匐:孩子们的嬉闹活动,生动地展现出儿童的纯真。
  6. 失箸怒吹灯烛:孩子们因失手而生气,展现出情感的瞬息万变。
  7. 短项畏笞伸复缩:短脖子的形象表现出孩子的害怕与无助。
  8. 笑时随又哭:情感的交织,表现了生活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如通过“笑与哭”的对比,展现了儿童情感的丰富性。同时,生动的动作描写使得画面感强烈,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平凡的家庭晚餐场景,传达了对家庭温暖和儿童纯真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欢乐与烦恼的交织,展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瓦釜:象征家庭的温暖与朴实。
  • 芹羹:代表日常生活的平淡与琐碎。
  • 儿童:体现无忧无虑的童年与情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场景主要是什么?
    A. 家庭聚餐
    B. 春游踏青
    C. 节日庆典
    D. 学校上课

  2. “失箸怒吹灯烛”中,孩子因为什么而生气?
    A. 没有食物
    B. 掉了筷子
    C. 被大人训斥
    D. 不喜欢汤

  3. 诗中儿童的情感表现为:
    A. 只喜不悲
    B. 复杂多变
    C. 一成不变
    D. 总是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比较黄绮的《谒金门》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着重描绘家庭温情与儿童的天真,而后者则关注孤独与思乡情怀,两者虽题材不同,却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

相关查询

吴伟江山图歌 桃源图歌 彭中丞四民图歌 吕黄门画竹歌 雷黄门凯旋图歌 画竹 赤壁图 题袁惟武鹰熊图 王都谏画鹰歌 三山春宴图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法人 头抵 虎字头的字 广字头的字 原汁原味 耒字旁的字 包含搨的词语有哪些 祥麟瑞凤 髐髐 行短才乔 包含碳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大的词语有哪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较若画一 楚梦 龙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