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4-28 04:22:17

诗句

半窗斜月。

茅店萧条灯已灭。

床下蛩声。

声动凄凉不忍听。

终宵无寐。

覆去翻来真个是。

屈指归期。

应是梅花烂熳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2:17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半窗斜月。茅店萧条灯已灭。
床下蛩声。声动凄凉不忍听。
终宵无寐。覆去翻来真个是。
屈指归期。应是梅花烂熳时。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斜月映照,茅草屋的灯光已经熄灭。床下蟋蟀的鸣叫声传来,令人感到凄凉,听得让人不忍再听。整夜无眠,翻来覆去,心中所想无非是归期的计算,应该是在梅花盛开的时节。

注释:

  • 半窗斜月:窗外的月光从半开的窗户洒进来,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宁静和孤寂。
  • 茅店:指用茅草盖成的小店,表明环境的简陋和冷清。
  • 蛩声:指蟋蟀的叫声,传达出夜的寂静与孤独。
  • 无寐:意为整夜未眠,表现出诗人的焦虑与思念。
  • 屈指归期:用手指计算归来的日子,显示出对家和归期的渴望。

典故解析:

梅花在古诗文中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诗人在结尾提到梅花烂熳时,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细腻、清新。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诗人流亡或旅途之中,表现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开篇“半窗斜月”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接着描绘了茅店的冷清,灯光熄灭,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蟋蟀的鸣叫声在夜晚显得更加刺耳,增添了诗人的无奈与焦虑。整夜无眠,翻来覆去,显示出他对归期的渴望与忧虑,尤其是最后一句“应是梅花烂熳时”,不仅是对归家的期待,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半窗斜月”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
    • “茅店萧条灯已灭”则进一步强调环境的冷清和寂寞。
    • “床下蛩声”通过蟋蟀的鸣叫声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 “终宵无寐”表达了诗人对思念的无奈。
    • “屈指归期”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斜月”与“灯已灭”形成对照,突显孤寂。
    • 拟人手法,蟋蟀的鸣叫声如同在诉说诗人的孤独。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揭示了人在异乡时的心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斜月: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 茅店:代表着简朴与冷清的居住环境。
    • 蛩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 梅花: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归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月光是什么样的?

    • A. 明亮的
    • B. 斜照的
    • C. 模糊的
  2. 诗人为什么整夜无眠?

    • A. 听见虫鸣
    • B. 思念故乡
    • C. 天气太热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什么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桃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诗词对比

    • 比较赵长卿的孤独与思念与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愁,二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赵长卿的更显细腻与凄凉,而李白则更加直接与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和道士陈天隐 和道士陈天隐 和曹东谷韵 挂冠 古诗赠相士吴楚峰 赋松 代上张经历 代上杜按察三首 代上杜按察三首 代上杜按察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冲流 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仪态万千 见树不见林 髐犊 手字旁的字 袂裾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香风毒雾 高字旁的字 自我作古 卤字旁的字 觑问 迥特 口字旁的字 包含梃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