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42
烛影摇红
作者:朱庸斋
一雨成秋,换凉移燠浑无据。
压阶馀绿乍萧疏,天意终谁主。
费尽莎虫絮语。
向更兰催人秀句。
声声叶叶,好入诗题,非关情苦。
破睡新茶,半园清梦留谁住。
暂来还去几经时,空念閒庭宇。
愁似辞枝倦羽。
趁西风归期自许。
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
一场雨后,秋意渐浓,气温骤降,仿佛一切都是无凭无据的变化。阶前的绿意被压低,渐渐显得稀疏,究竟天意由谁来主宰?费尽心思的莎虫(草虫)在絮语着。更有兰花催促着人写出美丽的句子。声声叶声,正好可以入诗题,并非与情感的苦涩有关。打破睡梦,新泡的茶,半园的清梦又能留住谁?暂时来去之间,已经经历了多少时光,空自惦念那闲庭院落。愁绪如同辞别的枝头倦鸟。趁着西风,我自许归期。必须明白,先饮浊酒,才是离愁的开始。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多变,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而成诗,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心境浮动之时,受自然秋雨的影响,产生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一雨成秋”,瞬间引入了季节的变化,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常。接着“压阶馀绿乍萧疏”,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诗中出现的莎虫和兰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莎虫的细语,象征着生活中的琐碎与烦恼,而兰花的盛开则代表着创作灵感的涌现,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诗的情感深度。
“破睡新茶,半园清梦留谁住”,这句透出一种迷惘与无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使人难以留住美好,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最后,诗人以“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结束,全诗在浊酒的意象中升华,表达了对人生苦涩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抵触,最终通过饮酒释怀,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莎虫”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细腻的生活烦恼
C. 快乐
D. 自然之美
“一雨成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常与变迁
C. 期待
D. 忧愁
诗的最后一句“直须明白,浊酒先排,沧洲离绪”意味着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释怀与接受
C. 创作的灵感
D. 逍遥自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