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时间: 2025-08-07 18:54:46

诗句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8:54:46

原文展示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白话文翻译

在紫色的案几上点燃了香,温暖的香气轻轻飘散开来。
清晨的广场上,摆开了席子,迎接众多英才。
没有喧哗,战士们勇敢地衔着奖牌,
而我下笔时如同春蚕在吃叶子那样专注。
家乡的贤人首先以德行来奉献,
朝廷则将爵位列入等待的公卿。
我因衰老和病痛而感到心神疲惫,
幸好有群公在此鉴别裁定,给予我支持。

注释

  • 紫案:紫色的案几,古代文人用来书写的桌子。
  • 焚香:点燃香,通常用于表示恭敬或祈祷。
  • 席群英:席间聚集了许多英才。
  • 无哗战士:没有喧哗,勇敢的士兵们安静地在此。
  • 春蚕食叶声:比喻写作时的专注,春蚕静静地吃着桑叶。
  • 乡里献贤:故乡的人通过德行来奉献。
  • 自惭衰病:因年老和生病而感到自愧。
  • 群公鉴裁:众多的贤人用他们的智慧来评判和裁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以诗词、散文、词赋而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科举考试期间,表现了作者对进士考试的见解与感慨,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科举制度的依赖和对自身才能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对知识、品德和社会地位的重视。

诗歌鉴赏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一首描写科举考试场景的诗。诗的开头“紫案焚香暖吹轻”,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庄重而温暖的氛围,表示对考试的重视和对参与者的尊重。接下来的“广庭清晓席群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场合的清新与活力,众多英才齐聚一堂,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诗中“无哗战士衔枚勇”,通过战士的意象,暗示了士人们在考场上的勇气与决心。再往下的“下笔春蚕食叶声”,则用春蚕专注于食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在写作时的专注与投入,突显了士人们在求学之路上的艰辛与努力。

“乡里献贤先德行”,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德行的推崇,强调了道德与才能的重要性,这在古代社会中尤为重要。最后的自嘲“自惭衰病心神耗”,则表现了作者的谦虚与自省,尽管身处盛会,内心却因年老体衰而感到不安,显示了人性的脆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深厚,既表现了对功名的渴望与对考生的祝福,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体现了欧阳修的深邃人文关怀与对士人价值的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案焚香暖吹轻:描绘出考场的环境,紫案象征尊贵与文雅,焚香则增添了庄重的气氛。
  2. 广庭清晓席群英:清晨广场上,英才汇聚,显示出一种生机与希望。
  3. 无哗战士衔枚勇:考生们如同士兵般勇敢,安静而有秩序,体现了他们的决心。
  4. 下笔春蚕食叶声:作者写作时的专注,借用春蚕的意象,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努力。
  5. 乡里献贤先德行:强调家乡的贤人以德行为先,表现出对传统道德的推崇。
  6. 朝廷列爵待公卿:朝廷的重视与期待,反映了科举制度的权威性。
  7. 自惭衰病心神耗:作者的自我反思,表现出对年龄与健康的无奈。
  8. 赖有群公鉴裁精:依赖在场的贤人们的鉴别,显示出一种谦逊与对他人智慧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写作过程比作春蚕吃叶,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专注与努力。
  • 对仗:如“乡里献贤”“朝廷列爵”,体现了汉诗的对仗工整之美。
  • 意象:如“紫案”、“焚香”等,渲染出典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对士人努力求学的赞美,以及对自身衰老的自愧与谦逊,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才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紫案:象征尊贵与学问。
  2. 焚香:表示庄重、恭敬的仪式。
  3. 群英:象征着优秀的士人和知识的追求。
  4. 春蚕:比喻勤奋与专注。
  5. 德行:强调道德价值的重要性。

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诗的氛围,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士人追求理想与道德的奋斗历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案”象征什么?

    • A. 书写的桌子
    • B. 战斗的武器
    • C. 农田的丰收
    • D. 餐桌
  2. 在诗中,春蚕吃叶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艰难
    • B. 学习的专注
    • C. 战斗的勇敢
    • D. 家乡的思念
  3. 作者在诗中感到自愧的原因是什么?

    • A. 对科举的失望
    • B. 年老和生病
    • C. 对朋友的愧疚
    •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与杜甫的《登高》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前景的思考,但欧阳修更侧重于个人奋斗与科举的渴望,而杜甫则是在感慨国难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欧阳修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春暮吟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春水吟 举世吟 莫春吟 赁屋吟 代书寄友人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和商洛章子厚长官早梅 秋望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龙似虎 神龙失势 社会主义公有制 病字头的字 一切众生 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驻念 幺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闳宇崇楼 言字旁的字 条修叶贯 美轮美奂 包含沱的词语有哪些 堪结尾的成语 秦楼谢馆 夫己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