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06:03
作者: 杨慎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雪暗江郊,小灯孤馆长宵半。
真珠酒艳。冻作红冰片。
晓梦惊回,画角声初断。
南枝畔,梅花开遍。
谁见春风面。
在雪色昏暗的江边,孤独的小灯在长夜中闪烁。
如珍珠般的美酒醉人,冰冷得像红色的冰片。
清晨的梦惊醒了,乐器的声音刚刚停止。
南枝边,梅花已经盛开。
谁能看到春天的脸庞呢?
“梅花”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梅花寄托情感,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止庵,明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点绛唇》写于明代,正值杨慎的晚年,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雪暗江郊,小灯孤馆长宵半”,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映射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真珠酒艳”,用美酒来渲染夜晚的氛围,表现出一种纵情享乐的心态,而“冻作红冰片”则象征着这种欢乐在寒冷中又显得无比脆弱。随着清晨的到来,诗人从梦境中惊醒,乐声的消逝让人感到一种失落感,正如人生的无常。
最后,“南枝畔,梅花开遍”,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然而“谁见春风面”却又流露出一丝无奈,仿佛在感叹美好的事物是否会被世人所见。整个诗作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复杂而细腻。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雪暗江郊”中的“暗”指什么?
“真珠酒艳”中酒的颜色与什么相比?
诗中提到的乐器声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