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斋十咏·笔架

《书斋十咏·笔架》

时间: 2025-08-05 11:41:56

诗句

刻画峰峦势,尸功翰墨余。

锁窗閒昼永,高卧数中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1:41:56

原文展示:

刻画峰峦势,尸功翰墨余。锁窗閒昼永,高卧数中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峰的势态,仿佛在说那是笔架的形状,留下了书法的余韵。窗子被锁住,悠闲的白天无尽无休,我高卧在床上,翻阅着几本书籍。

注释:

字词注释:

  1. 刻画:描绘、描写。
  2. 峰峦:山峰和山峦,这里指的是高耸的山脉。
  3. :在此可理解为“剩余”或“留下”之义。
  4. 翰墨:指的是书法、文学创作的技艺。
  5. 锁窗:窗户锁住,意指与外界隔绝。
  6. 閒昼:悠闲的白天。
  7. 高卧:高高地躺着,表示休息。
  8. 数中书:翻阅几本书籍。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笔架”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对文房四宝的喜爱,笔架不仅是工具,同时也象征着文人的气节与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和书法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书法艺术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日子,诗人可能在书斋中,感受到自然山水的气息与书法艺术的魅力。这种环境使得他对生活与艺术的思考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峰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诗歌的开头便以“刻画峰峦势”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山水的细致观察与理解。山峰的形态不仅是自然的展示,也是文人笔架的隐喻,象征着书法的力量和文人的风范。

“尸功翰墨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影响,似乎在表达即使在悠闲的日子中,诗人依然感受到书法的余韵与魅力。这种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

“锁窗閒昼永”,诗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悠闲,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而在这段时间里,阅读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高卧数中书”将诗人的日常活动与内心的宁静结合在一起,突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境上淡雅而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刻画峰峦势:描绘出山峰的形态,传递出自然之美。
  2. 尸功翰墨余:强调书法的余韵,暗示其艺术成就的延续。
  3. 锁窗閒昼永:意指诗人享受悠闲的白天,隔绝外界的喧嚣。
  4. 高卧数中书:表达诗人静卧于书房中,翻阅书籍的悠闲状态。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峰峦势”比作笔架形态,展现出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书法,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文人雅士在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峰峦: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文人的追求。
  2. 翰墨:代表书法与文学的艺术。
  3. :象征隔绝外界,追求内心的安宁。
  4. :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代表精神食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刻画峰峦势”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画家的技艺
    B. 山水的美丽
    C. 书法的技巧
    D. 文人的志向

  2. “锁窗閒昼永”中的“锁窗”意指什么?
    A. 关闭窗户
    B. 隔绝外界
    C. 享受阳光
    D. 观看风景

  3.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书法的赞美
    C. 追求宁静的生活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题西林壁》
  2.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子翚的诗更加注重书法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读》
  3. 《书法与文学的交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寿二亲 水调歌头 与人论诗作 水调歌头·三五半圆夜 水调歌头 送陈六谦之安邑任 水调歌头 玉湖泛舟 水调歌头·富贵在何许 水调歌头 其六 柬甬川少宰感旧 水调歌头 中秋夜狱中寄妻 水调歌头(寿刘帅) 水调歌头·今日雪飞六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武双全 首字旁的字 朝达 双人旁的字 原蜜 改容更貌 黑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星言夙驾 高字旁的字 蝉腹龟肠 抽简禄马 牧畜 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诬的词语有哪些 迦叶 慰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