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

时间: 2025-04-30 05:32:35

诗句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

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

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2:35

原文展示: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 杨广 〔隋代〕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 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 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白话文翻译:

在鹿塞边,宏伟的旗帜停驻, 在龙庭上,华丽的辇车返回。 毡制的帷幕随风高举, 圆顶的帐篷向着太阳敞开。 呼韩邪单于恭敬地到来, 屠耆单于紧随其后。 他们手持着膻肉, 用皮革袖套献上酒杯。 为何汉朝的天子, 只是空空地登上了单于台。

注释:

  • 鹿塞:古代边塞的名称,这里指边疆。
  • 鸿旗:宏伟的旗帜。
  • 龙庭:古代帝王宫廷的雅称。
  • 翠辇:装饰华丽的辇车。
  • 毡帷:用毡制成的帷幕。
  • 穹庐:圆顶的帐篷,这里指突厥的帐篷。
  • 呼韩顿颡:指呼韩邪单于,汉代匈奴的单于。
  • 屠耆:指屠耆单于,汉代匈奴的另一位单于。
  • 索辫:指突厥人的发辫。
  • 膻肉:指羊肉,因其气味膻而得名。
  • 韦鞲:皮革制成的袖套,用于保护衣物不被酒污染。
  • 单于台:古代匈奴单于的宫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广,即隋炀帝,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擅长诗词创作。他的诗歌多反映其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位期间,接待突厥使者时的应酬之作,展现了其对外交关系的重视和对文化交流的兴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隋炀帝接待突厥使者时所作,反映了当时隋朝与突厥的外交关系,以及隋炀帝对这种关系的重视。通过诗歌,杨广表达了对突厥使者的欢迎和对两国友好关系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突厥使者来访的场景,展现了隋炀帝的外交手腕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诗中“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描绘了宏大的场面,象征着隋朝的强盛和突厥使者的高规格接待。“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则进一步以突厥的文化元素为背景,展现了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后两句“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则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暗示汉朝天子虽登上单于台,却未能真正实现与突厥的和平共处,而隋炀帝则希望通过这次接待,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友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描绘了边塞的宏伟旗帜和宫廷的华丽辇车,象征着隋朝的强盛和突厥使者的高规格接待。
  2. “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以突厥的文化元素为背景,展现了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描绘了突厥使者的到来,展现了隋炀帝对突厥使者的欢迎。
  4. “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描绘了突厥使者的礼仪,展现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5. “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暗示汉朝天子虽登上单于台,却未能真正实现与突厥的和平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鹿塞鸿旗驻”中的“鸿旗”比喻宏伟的旗帜。
  • 拟人:如“毡帷望风举”中的“望风举”赋予毡帷以生命力。
  • 对仗:如“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隋炀帝对突厥使者的欢迎和对两国友好关系的期望。通过描绘突厥使者来访的场景,展现了隋炀帝的外交手腕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对汉朝天子未能实现与突厥和平共处的讽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鹿塞:边疆的象征。
  • 鸿旗:宏伟的旗帜,象征隋朝的强盛。
  • 龙庭:宫廷的雅称,象征隋朝的权威。
  • 翠辇:华丽的辇车,象征突厥使者的高规格接待。
  • 毡帷:突厥文化的象征。
  • 穹庐:突厥帐篷的象征。
  • 呼韩顿颡:呼韩邪单于的象征。
  • 屠耆:屠耆单于的象征。
  • 索辫:突厥人的发辫,突厥文化的象征。
  • 膻肉:羊肉,突厥食物的象征。
  • 韦鞲:皮革袖套,突厥礼仪的象征。
  • 单于台:匈奴单于的宫廷,象征和平与友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鹿塞鸿旗驻”中的“鸿旗”比喻什么? A. 宏伟的旗帜 B. 普通的旗帜 C. 破旧的旗帜 D. 彩色的旗帜 答案:A

  2. 诗中“毡帷望风举”中的“望风举”赋予了什么以生命力? A. 毡帷 B. 风 C. 旗帜 D. 辇车 答案:A

  3. 诗中“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暗示了什么? A. 汉朝天子实现了与突厥的和平共处 B. 汉朝天子未能实现与突厥的和平共处 C. 汉朝天子对突厥使者的欢迎 D. 汉朝天子对突厥使者的忽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
  • 杜甫的《兵车行》: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与杨广的《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外交手腕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 杜甫的《兵车行》与杨广的《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但前者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来表达,后者则通过描绘外交场景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隋唐五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发展,包括杨广的诗歌创作。
  • 《古代边塞诗研究》:专门研究古代边塞诗的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背景。
  • 《古代外交诗研究》:专门研究古代外交诗的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外交诗的特点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菊三首 书乞米帖后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寄贯休上人 个人三十韵 七十九吟十首 念奴娇 竹溪痔后齿痛小诗问讯 黄天谷赠诗次韵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无所不通 玉字旁的字 弃掷 防患于未然 绞丝旁的字 签补 懿范长存 士字旁的字 凝冬 山樊 猢狲入布袋 金鸡独立 包含跛的词语有哪些 暮云春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