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21
尽日度仙霞,西风吹鬓华。
乍寒抛白苧,临晚见黄花。
山险全无路,溪晴半是沙。
岭头逢宿处,斜月带栖鸦。
整天走过仙霞岭,西风吹拂着我的白发。
突然感到寒意袭来,放弃了身上的白苧衣;
傍晚时分看到黄花盛开,
山路险峻无处可走,溪水晴朗一半是沙滩。
在山岭的最高处找到一个宿处,
斜月照耀下伴随着栖息的乌鸦。
作者介绍:高翥,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作多以山水为题材,且富有情感和哲理,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他在山水之间的所见所感,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度仙霞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篇“尽日度仙霞”,即刻引入读者的视野,描绘了漫长的旅途。西风的吹拂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的老去,诗人“鬓华”的描写,增添了几分沧桑感。紧接着,乍寒的到来,带来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寒意,抛弃了白苧衣物,象征着对过往的放下与无奈。
“临晚见黄花”一句,黄花的出现让这份寒意中透出一丝暖意,也可能暗示着生命的坚韧。接下来的山险与溪晴,似乎在反映诗人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的“岭头逢宿处,斜月带栖鸦”,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与生命的安宁,这里斜月与栖鸦的意象,象征着夜晚的来临与内心的安静。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哲思。通过这些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深思,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展现了在艰难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霞岭”是:
A. 一种花
B. 一座山岭
C. 一种衣物
“乍寒抛白苧”中的“白苧”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衣物
C. 一种建筑
诗人通过“斜月带栖鸦”的描写,表达了:
A. 旅途的艰辛
B. 夜晚的宁静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翥的《度仙霞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前者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感受,而后者则强调了壮丽的景色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