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07
解连环·柳
作者:高观国 〔宋代〕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
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
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柳条上露珠和烟雾缭绕的景象,让人回想起在长亭中留下的旧恨,思念的心情随着风和月的变化而起伏。
我爱那细细的柳条,轻轻地拂过水面,鸦鸟隐匿于水边,翠绿的柳阴交相辉映。
柳条纤细柔软,仿佛在轻盈地舞动,眉黛轻浅,刚刚从梦中苏醒。
可惜时光已晚,游蜂在花间徘徊,飞絮在阳光下飘舞,恰似晴雪般的美好。
在灞桥边依依惜别,千丝万缕的情感交织,愁苦无法遏制。
回首过去的岁月,柳条依然长新,想着曾经的花骢马车,屡次停泊在兰舟边。
柳影在阳光下摇曳,恨不得春风的时节能长久一些。
在邮亭那边,故人已望断天涯,舞姿轻盈却又显得瘦弱无力。
作者介绍
高观国,字君平,号汝舟,宋代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的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词多描绘柔美的自然景色,以及人间的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
《解连环·柳》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多感慨春日之美与人生短暂。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常被用以表达离愁与思念。诗人在长亭下,面对柳树,感受到时光流逝,情感深邃,写下这首词。
这首词以“柳”为题,运用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表达了离愁别恨的情感。开篇以“露条烟叶”引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的春日场景,随之而来的“长亭旧恨”则瞬间将这种自然之美与人情的悲切结合起来,形成鲜明对比。
词中反复出现的柳条意象,既象征着生命的柔韧与美丽,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苦涩。尤其在“奈年华又晚”一句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逝去,令人不禁感慨。同时,游蜂与飞絮的意象,交织出一种生机与哀愁的双重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内心的孤寂。
该词在修辞上运用了拟人、对仗等手法,使得意象更加生动,情感更为深刻。例如,“弄影摇晴”不仅描绘了柳影在阳光下的轻盈,也传达出词人对春日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词在细腻的抒情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可以说,这是一首兼具美感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离别的哀愁,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情感深邃,令人感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亭”主要象征什么?
A. 旅途的开始
B. 离别的哀伤
C. 春天的美好
D. 朋友的聚会
填空题:诗中提到“奈年华又晚”,表达了对__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纤软风流”描绘了春天的柳条。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