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11
《农家》
作者:陆游
租犊耕荞地,呼船取荻薪。
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僧乞铭师塔,巫邀赛土神。
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场景:租用牛来耕种荞麦地,呼唤船只来取荻草和柴薪。用苍头(指农家长者)来供给井和臼,赤脚在地上解开缝纫的线头。僧人乞求铭刻在师傅的塔上,巫师则邀请赛土神。内心常常厌倦繁琐的事务,因病谢绝已过去了十天。
诗中提到的“僧乞铭师塔”和“巫邀赛土神”,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宗教信仰的普遍性。铭刻师傅的名字表示对师傅的敬仰,而赛土神则是对土地的崇拜,体现了农民对自然和灵魂的尊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历经多次战乱,对国家的沦陷和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作品多描写家国情怀,风格豪放。
《农家》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陆游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杂事务的厌倦。
《农家》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平凡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深切眷恋。诗中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农民的勤劳与朴实,牛、船、柴薪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同时,诗人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内心的疲惫与厌倦,反映出他对复杂社会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更是点明了作者的心境,表达了对繁杂世事的反感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时代的感慨,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繁杂事务的厌倦,反映了作者对安宁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忧虑。
诗中提到的“租犊”是指什么?
“心常厌多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谢病又经旬”中的“谢病”指的是什么?
陆游的《农家》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但《农家》更加强调农村生活的朴实与自然,而《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