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06:30
高阳台(闰元宵)
蒋捷 〔宋代〕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
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
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
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
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
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
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在桥的尽头,星星已经沉入了水面,街道的尘埃也渐渐收敛,这时候天公还特意给春天留下了余韵。
黄昏时分,桂花的月光洒在金色的柳枝上,随着星光轻轻摇曳。
相聚时唱的小曲子虽然觉得寒冷,但香气四溢的珠帘却让人感到温暖。
只可怜那些隔年才相见的美好时光,真是白白浪费了。
人情就像那月下舞动的嫦娥,经过多次的忧愁和改变,怎能比得上初次描绘的美好?
我认得你的游踪,骏马在花丛中不停地嘶鸣。
梅枝上仅存的一点残红,如今却还能照亮樱桃树。
我醉醺醺,忘了元宵节,只记得花朝的美好。
蒋捷,字宗懋,号东山,宋代词人。他的词风细腻柔美,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常常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深处的感受。
此词作于元宵节前后,正值春寒料峭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高阳台(闰元宵)》是蒋捷的一首词作,展现了诗人在元宵佳节时的情感和思考。词的开头描写了夜晚的宁静,星辰沉落,街道安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通过桂月和金丝柳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词中提到的“小曲”与“薰珠”,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交流。尽管相聚的时光令人欢愉,但诗人却感叹隔年的重逢让人倍感珍惜。随后,诗人通过“嫦娥舞”的意象,描绘了人情的变化与无常,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最后,诗人以“梅梢一寸残红炬”来象征春天的希望,尽管残红不再鲜艳,但依然能照耀樱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整首词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人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桥尾星沈”意指什么?
A. 星星在水面上反射
B. 星星隐没在桥后
C. 星星在夜空中消失
答案:B
“人情终似娥儿舞”中的“娥儿”指的是谁?
A. 月亮
B. 嫦娥
C. 美丽的女子
答案:B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常与珍惜
B. 春天的到来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