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46
手种江梅五百窠,小窠开早更花多。
就中一树尤清绝,恼杀先生看杀他。
步绕梅花遍一园,得花妙处忽欣然。
元来别有看花眼,笑向山庄死不传。
我亲手在这里种了五百棵江梅,小梅树的花开得早而且更多。
其中有一棵尤其清秀绝伦,让人心烦意乱,连老师都看得入迷。
我绕着梅花在园中走,忽然在某个美丽的地方感到愉悦。
原来看花的眼光是不同的,笑着对山庄说,这些都没法传给别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常被赋予品德的象征。梅花在严寒中开放,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广泛喜爱。他主张“诗应与民生相联系”,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东园,诗人种植梅花并欣赏其花开之美,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盛开,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本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篇通过“手种江梅五百窠”引出景物,给读者一种亲切的感觉,仿佛亲历其境。小梅树的早开花和花多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就中一树尤清绝”则突出了其中一棵梅树的独特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
诗人在园中徘徊,欣赏梅花,感到心中的欢愉,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元来别有看花眼”则透露出一种独特的视角,强调欣赏美的能力与感受的深度,显示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此外,最后一句“笑向山庄死不传”则暗示了诗人对美的欣赏是私人的,不愿意轻易传达给他人,表现出一种对美的珍视与独占的心理。
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梅花的美,更是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美的独特理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梅”指的是哪种花?
“步绕梅花遍一园”中“步绕”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对“看花眼”的理解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杨万里的诗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审美,而陆游和王安石则更多地将梅花与高尚品德结合,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