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时间: 2025-05-07 20:52:38

诗句

朝廷久清明,贤相出贤牧。

贤牧又选贤,森森备官属。

是以邦政修,良农播嘉谷。

上无租赋逋,下有囷廪蓄。

往者河朔饥,奔送剧凫鹜。

富公镇青社,有来咸鞠育。

病者调药剂,起者饲饘粥。

老稚四十万,瘦骨生壮肉。

乡县将遣归,田园皆可复。

为之置长犁,为之置黄犊。

既完身上衣,又付橐中粟。

庭下再拜辞,望城皆感哭。

他人守一方,境内犹不足。

至今赵魏间,食饮常酹祝。

富公离山东,寇盗颇任触。

堂堂高平公,德业人所伏。

幙府得才谋,蝼蚁不劳扑。

上体忧勤心,扫灭得神速。

张侯三十余,莹若无玷玉。

八字分浓眉,纯漆点双目。

昨日奉辟书,气貌宁近俗。

言从必磊落,事果无出缩。

他时为书功,谁惜千毫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2:38

原文展示: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梅尧臣 〔宋代〕

朝廷久清明,贤相出贤牧。
贤牧又选贤,森森备官属。
是以邦政修,良农播嘉谷。
上无租赋逋,下有囷廪蓄。
往者河朔饥,奔送剧凫鹜。
富公镇青社,有来咸鞠育。
病者调药剂,起者饲饘粥。
老稚四十万,瘦骨生壮肉。
乡县将遣归,田园皆可复。
为之置长犁,为之置黄犊。
既完身上衣,又付橐中粟。
庭下再拜辞,望城皆感哭。
他人守一方,境内犹不足。
至今赵魏间,食饮常酹祝。
富公离山东,寇盗颇任触。
堂堂高平公,德业人所伏。
幙府得才谋,蝼蚁不劳扑。
上体忧勤心,扫灭得神速。
张侯三十余,莹若无玷玉。
八字分浓眉,纯漆点双目。
昨日奉辟书,气貌宁近俗。
言从必磊落,事果无出缩。
他时为书功,谁惜千毫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讽即将赴青州任职的祝福。诗中提到,朝廷长期清明,贤良之士不断出现,乡里政务也因此得到良好治理,农民们丰收不断,上下都没有拖欠的租赋。过去河朔地区曾经遭受饥荒,如今富庶的公邑使得人们得以养活病人,照顾起居,四十万的老小皆能恢复健康,田园也得以重建。为了恢复生产,准备了良好的农具和家畜,大家都能穿上新衣,得到足够的粮食。辞别时,大家都感动得流泪。作者表明了对张讽的信任与期待,认为他必能有所作为。

注释:

  • 朝廷:指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
  • 贤相:指德才兼备的宰相。
  • 良农:指有良好耕作技艺的农民。
  • 囷廪:指粮食仓库。
  • 青社:青州地区的社群。
  • 调药剂:为病人调配药物。
  • 饲饘粥:为恢复健康的人提供食物。
  • 长犁、黄犊:指农业工具和牲畜,用于恢复农业生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在政治上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为人正直、才华出众而受到赏识。梅尧臣的诗作融入了现实主义的风格,关注社会民生,尤其擅长描写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讽被任命为青州幕府的背景下,反映了当时朝廷清明、政事修治的局面,以及对新任官员的期望。张讽是梅尧臣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其任职的祝贺与支持,意在希望他能在青州施展才华,造福百姓。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治理状态。开头部分提到“朝廷久清明”,这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高度肯定,紧接着描绘了官员选拔的贤良,显示出良好的政治生态。随后,诗人用“良农播嘉谷”一语,强调农民的丰收与繁荣,反映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幸福。诗中提到的“病者调药剂”和“老稚四十万,瘦骨生壮肉”,生动地表现了民生的改善,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百姓福祉的期望。此外,辞别时“庭下再拜辞,望城皆感哭”的情景,突显了人们对张讽的敬重与恋恋不舍,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廷久清明:指朝政清明,治理有道。
  2. 贤相出贤牧:贤良的宰相选拔出贤能的地方官。
  3. 贤牧又选贤:地方官员也选拔贤良的下属。
  4. 森森备官属:治理队伍庞大而精干。
  5. 是以邦政修:因此国家的政治得以修治。
  6. 良农播嘉谷:良好的农民播种丰收的谷物。
  7. 上无租赋逋:上层没有拖欠的赋税。
  8. 下有囷廪蓄:下层有粮食的储备。
  9. 往者河朔饥:过去河朔地区饥荒。
  10. 奔送剧凫鹜:人们奔波救助饥民。
  11. 富公镇青社:富裕的地方能安定社群。
  12. 有来咸鞠育:有来者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顾。
  13. 病者调药剂:病人得到药物的调配。
  14. 起者饲饘粥:恢复者得到食物的照料。
  15. 老稚四十万:四十万的老人和孩子。
  16. 瘦骨生壮肉:瘦弱的身体恢复健康。
  17. 乡县将遣归:各乡县的人们将返回故里。
  18. 田园皆可复:田园都能恢复耕作。
  19. 为之置长犁:为此准备好农具。
  20. 为之置黄犊:为此准备好耕牛。
  21. 既完身上衣:大家穿上新衣服。
  22. 又付橐中粟:又有粮食可供储存。
  23. 庭下再拜辞:在庭院下再三告别。
  24. 望城皆感哭:望着城市的亲友们感动流泪。
  25. 他人守一方:其他人守护一方土地。
  26. 境内犹不足:境内的物资仍显不足。
  27. 至今赵魏间:直到今天赵魏之间。
  28. 食饮常酹祝:吃喝时常敬酒祝福。
  29. 富公离山东:富人离开山东。
  30. 寇盗颇任触:盗贼猖獗,伤害不断。
  31. 堂堂高平公:高平公的威望。
  32. 德业人所伏:德行和业绩让人佩服。
  33. 幙府得才谋:权臣在朝中得到人才和谋略。
  34. 蝼蚁不劳扑:小人得不到施展之地。
  35. 上体忧勤心:上层关心国家的忧虑。
  36. 扫灭得神速:迅速清除不良势力。
  37. 张侯三十余:张讽年约三十。
  38. 莹若无玷玉:才华如同无瑕的玉石。
  39. 八字分浓眉:眉毛浓密,分得很清楚。
  40. 纯漆点双目:眼睛如同黑漆般明亮。
  41. 昨日奉辟书:昨日接到任命书。
  42. 气貌宁近俗:气质外貌显得平易近人。
  43. 言从必磊落:言语坦诚,毫不隐藏。
  44. 事果无出缩:做事果敢,不会退缩。
  45. 他时为书功:在他日,书法也有成就。
  46. 谁惜千毫秃:谁会在意千毫的损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稚四十万,瘦骨生壮肉”,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莹若无玷玉”,形象地描绘了张讽的品德。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张讽的赞美与期待,强调了贤良政治带来的社会繁荣与民众幸福,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象征政治的明朗与公正。
  • 贤相、贤牧:象征着德才兼备的领导。
  • 良农、嘉谷:象征着丰裕的农田与美好的生活。
  • 长犁、黄犊:象征着农业的复兴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农”指的是: A. 有技术的农民
    B. 士人
    C. 商人
    D. 官员

  2. 诗中“庭下再拜辞,望城皆感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心
    C. 愤怒
    D. 忧虑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个人奋斗
    B. 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C. 描述自然景色
    D. 表达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勃的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前者更侧重于社会的安定与民生的改善,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与人生的哲理,体现了两位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兴 北园杂咏 路乾 苏韬光节推挽歌词 晨兴 龟堂一隅开窗设榻为小憩之地 纸合午睡 霜寒不能出户偶书 句 其五 睡起试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喧响 肝开头的成语 丧失殆尽 豆字旁的字 问病 包含娜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潸然泪下 爪字旁的字 堂食 支字旁的字 两可之言 包含否的词语有哪些 哑然 出自意外 焊条 尣字旁的字 歇斯底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