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00
万绪千条拂翠台,只牵人去不牵来。
杨枝折在行人手,那得杨花二月开。
这首诗描绘了细密的柳条在翠绿的台子上轻轻拂动,似乎只是将人带走,却不愿意把人带回来。行人手中折下的柳枝,怎么能在二月时节再开出杨花呢?
此诗虽不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杨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离别和思念的象征。柳树柔软的特性与离愁别绪相结合,形成一种淡淡的哀伤情感。
陈鸣鹤,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作品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杨柳的柔美与离别的愁苦,表达对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
《杨柳枝》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与自然意象的诗。诗中的“万绪千条”与“翠台”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场景,柳条轻拂,给人以温柔的触感。然而,随着“只牵人去不牵来”的转折,诗的情感瞬间变得沉重,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悲伤。柳枝象征着柔情,但同时也承载着别离的痛楚。诗的最后一句“那得杨花二月开”,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对重聚的渴望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使整首诗在优美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描写杨柳的柔美与离别的无奈,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分离时的情感纠葛与思念之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万绪千条”中的“万绪”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杨枝”象征着什么?
“只牵人去不牵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