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16
北望悠悠音信少,空房念远心常早。
流萤煜煜夜稍清,寒雁嗈嗈寒已到。
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
隔篱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
将军锦帐环歌舞,百战尚迟归寸土。
老农肩米肉成疮,思妇裁衣泪如雨。
向北望去,音信渺茫,心中思念却早已开始。
夜晚微风轻拂,流萤闪烁,寒雁叫声阵阵,寒冬已经来临。
细丝如水的绸缎刚刚织成,在湿润的日光中显得格外明亮。
隔着篱笆,老夫妇睡得不安稳,月落时分,依稀听到砧板和杵声。
将军的锦帐里歌舞升平,而他百战之后仍迟迟未归故土。
老农挑着米和肉,肩膀已经磨出了伤疮,思妇裁衣时泪水如雨纷飞。
作者介绍:熊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词风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著称,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和士兵的离别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战乱时期士兵与家乡、爱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
《擣衣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士兵在战斗与思乡之间的矛盾心情,诗中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细致的情感描摹,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离愁别绪。首句“北望悠悠音信少”直接引入了主旨,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与对音信匮乏的无奈感。随着诗的展开,流萤和寒雁的意象交替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进一步映衬出士兵心中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家庭辛劳的描写,展现了士兵们远离家乡,无法回归的无奈。将军的锦帐和老农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无力感。最后一句“思妇裁衣泪如雨”以极具画面感的意象结束,强烈的情感冲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离愁别绪,士兵对家乡和爱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无情的控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北望悠悠音信少”中“音信少”意指:
A. 有很多音信
B. 音信稀少
C. 音信频繁
D. 无音信
“将军锦帐环歌舞”的“锦帐”象征:
A. 贫穷
B. 战斗
C. 权势与奢华
D. 乡土
诗中“思妇裁衣泪如雨”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思念与悲伤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