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48
清平乐
作者: 贺铸 〔宋代〕
阴晴未定。薄日烘云影。
临水牛门花一径。尽日鸟啼人静。
厌厌几许春情。可怜老去兰成。
看取镊残双鬓,不随芳草重生。
这首词描绘了阴晴不定的天气,薄薄的阳光在云影中显得模糊。沿着水边的牛门,花香四溢的小径显得宁静,整天听着鸟鸣,周围却一片静谧。春天的情愫令人厌倦,岁月可怜地让人渐渐老去。看着自己鬓角的白发,感叹岁月不再,芳草也不再复生。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26),字方回,号云间,宋代词人,兼擅诗文,风格清丽,尤以词见长。他的词以情感细腻、意象生动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贺铸晚年,身在动乱的时期,感慨人生的短暂与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思考。
《清平乐》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慨与惆怅。开篇“阴晴未定”,给人一种朦胧而又不安的感觉,暗示着诗人的心情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呼应。随着“薄日烘云影”的描写,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记录了春日的气息与环境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又孤寂的氛围。
“尽日鸟啼人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尽管鸟儿在鸣叫,但周围的宁静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寂寞与厌倦。接着“厌厌几许春情”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情感的疲惫,似乎在感叹美好事物也会让人感到厌倦,人生的美丽与悲伤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看取镊残双鬓,不随芳草重生”,将主题推向高潮,感慨时间的无情,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年轻与美好,白发的出现象征着人生的老去与无常。这种感叹不仅是对自身的反思,也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深思,诗人以自然景象映射人生,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现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消逝的惋惜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阴晴未定”中的“未定”指什么?
诗中的“兰成”指代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