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6:04
原文展示: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
白话文翻译:
道士谈论长生不老,禅师讨论寂灭境界。两者各自提出奇妙的观点,但生与灭的界限究竟如何区分?我们这些读书人守着古籍,对于生命的理解仍然显得浅薄。应当以一贯之的态度,不去追问也不去多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山居杂诗九十首》是他在山居生活中的随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在山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道士和禅师关于生命哲学的不同观点的思考,以及自己对生命理解的谦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和禅师不同修行观点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中“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一句,简洁地概括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观。而“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观点的疑惑和探索。最后两句“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则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和对生命理解的深刻,认为应当以一贯之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复杂性,不去过多追问和言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生命观的疑惑和探索,以及对生命理解的谦逊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人”和“禅子”分别代表了什么? A. 道士和禅师 B. 道士和和尚 C. 道人和禅宗弟子 D. 道士和佛教徒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 B. 对生命哲学的疑惑和探索 C. 对生命哲学的漠不关心 D. 对生命哲学的完全认同
诗中的“黄卷”象征着什么? A. 古籍和知识 B. 黄色的纸张 C. 古代的文献 D. 黄色的书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