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庞佑甫五首

《送庞佑甫五首》

时间: 2025-05-06 19:45:25

诗句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

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45:25

原文展示:

送庞佑甫五首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
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白话文翻译:

燕子和鸿雁都向南飞去,春天来临时它们又向北归去。它们在波浪中觅食,潇湘的水波又几度渡过。

注释:

  • 燕鸿:燕子和鸿雁,代表迁徙的鸟类。
  • 托食:在水中觅食,浮在水面上。
  • 波浪:指水面起伏的波浪。
  • 潇湘:指湘江,位于今湖南省,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地名,象征着江河湖泊。

典故解析:

“燕鸿”是古时对迁徙鸟类的统称,常用于表达离别与归来的主题。潇湘则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水乡的柔美和诗意,寓意着思念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象表达情感,擅长描绘江河湖泊的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庞佑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人借助鸟类的迁徙,抒发人生如鸟,离别与归来的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而富有意蕴的语言,描绘了燕子与鸿雁的迁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轮回。开头的“燕鸿望南飞”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春至还北去”则暗示着生存的循环和无尽的旅程,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接下来“托食波浪中”一句,透过水波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潇湘几回渡”不仅体现了水的流动,也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鸿望南飞:描绘燕子和鸿雁在春天向南飞行的景象,表现生机与希望。
  • 春至还北去:春天降临后,鸟儿又向北归去,暗示生命的循环。
  • 托食波浪中:鸟儿在水面上觅食,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潇湘几回渡:提到潇湘的水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与鸿雁比喻人生的旅途,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和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生命的迁徙与归属,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对故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鸿: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希望。
  • 波浪:代表流动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潇湘: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鸿”指的是哪两种鸟?

    • A. 燕子和鸿雁
    • B. 鹅和鸭
    • C. 麻雀和鸽子
    • D. 只是一种鸟
  2. “托食波浪中”意指什么?

    • A. 在波浪中玩耍
    • B. 在水面上觅食
    • C. 游泳
    • D. 渡过河流
  3.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里?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个城市
    • D. 一个国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渡汉江》王之涣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但韩元吉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思念之情,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景色展现人生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戊辰春节向采师拜年适贵体欠安填此以慰 高阳台 高阳台 登渝州南山过蒋公故邸 高阳台 秦淮雨中登媚香楼 高阳台 过扬州二十四桥 高阳台 和龙榆生秦淮水榭作 高阳台二首 其二 高阳台 与徐星伯曹玉水两舍人集叶雨辀太守斋赠歌者似兰次雨老原韵 高阳台 沈屺云司马属题双兰图并示寒食纪梦之刻次江铁君韵 高阳台 其一 丁酉五月十八夜即事,用旧作催妆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捉发 夫尊妻贵 弃业 羽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冰洁玉清 豕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竺文 百依百随 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慧听 垂涎三尺 庶民子来 追诛 亅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